红色中华通讯社
1981年11月,新华通讯社举行隆重庆典,纪念新华社成立50周年。在这次庆典中,新华社在介绍自己的历史时指出,新华社是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都瑞金成立的,当时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旧址前方是红军无线电总队旧址,后为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左为警卫营旧址,右10余米为瑞金绵江河。1931年1月10日,红一方面军在宁都小布组建第一个无线电台。红军无线电台的创立,为红色中华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人员和物质条件。
此后,红色中华通讯社积极广播全国各苏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和消息,打破了国民党对苏区的新闻封锁,成为苏区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窗口。
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通讯社创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1933年2月,《红色中华》改为中共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中央政府、全总执行局、少共中央局的联合机关报。
中共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极为重视《红色中华》报。毛泽东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后,十分关心国内外大事。他经常到红色中华通讯社来阅读最近收到的无线电电讯稿。周恩来、张闻天、博古、项英等中央领导人经常来红色中华通讯社指导工作。中央各部门和省县负责人也很关心《红色中华》报,中央和各省召开群众性大会或工作总结会时,都会通知报社,并由报社派员参加会议。
红色中华通讯社在创办《红色中华》报的同时,还成立红色中华新闻台。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初,曾经借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临时中央政府的电台用于播发新闻,后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专门从红军中调拨出一部电台给红色中华通讯社,这就是“红色中华新闻台”的由来。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色中华通讯社新闻台及其工作人员随同中央长征,新闻文字广播停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红色中华通讯社在陕北瓦窑堡重新恢复新闻文字广播。同时,《红色中华》报也随之复刊。1937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将《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
红色中华通讯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的最早的红色通讯机构。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通讯先驱们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开展通讯工作,建立通讯事业的历史见证。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诞生,在中国新闻广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永远载入光辉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