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柏地战斗遗址
大柏地是江西瑞金北部的一个山区圩镇。距离县城60华里,与宁都县接壤。境内群山环抱,树木葱茏,从隘前、麻子坳到大柏地,有一条山道随南北走向的狭谷弯曲回转,幽谷深壑,险要异常。这里就是“红军成立以来的最有荣誉之战争”——大柏地战斗遗址。
大柏地战斗旧址包括:
(1)红四军部署大柏地战斗干部会议旧址。占地面积为62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的王氏宗祠大厅。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这间大厅里主持召开军队干部会议,研究部署大柏地战斗。
(2)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在大厅附近的杏坑村。1968年为纪念毛泽东词《菩萨蛮·大柏地》发表35周年改名为“前村”。词中写的“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即指这里房屋的墙壁上留下的很多弹痕。现存的弹洞壁,是该村的刘尔津的一栋有100余年历史的普通民房,当年战斗时留下的弹洞仍清晰可见。
1929年2月4日凌晨,红四军从罗福嶂出发,沿着会昌县与福建武平县边界的崎岖山道前进。当晚,在寻乌县罗塘再遇国民党军刘士毅第十五旅阻击。
正逢风雪严寒,红四军缺衣少食,沿途屡遭敌军拦截和袭击,群情激愤,纷纷要求与敌人拼了。敌刘士毅部仍孤军穷追。
2月10日,正是农历除夕。按军部命令,当天应从大柏地出发向宁都县城方向前进。清晨,被敌人追得疲惫不堪的前卫红三十一团正要出发时,不料三营党代表和营长陈明代表全营前往军部请战,誓与追敌刘士毅“决一死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军情变故,毛泽东、朱德立即召开前委紧急扩大会议,商研对策。原来朱德在行军路上早已仔细观察过地形,发现大柏地麻子坳狭长10华里,两边峰峦叠嶂山林茂密,仅沟底一条小路向北可通宁都,是打伏击战的好战场。毛泽东亦认为,追敌刘士毅第十五旅,是红军的老对手,兵骄将傲,却不经打。红四军自下山以来被这股敌人追的筋疲力尽,将士们对该敌恨得咬牙切齿,求战心切,斗志高昂。时任红四军党代表的毛泽东,在王家祠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与朱德、陈毅等同志一起研究作战计划。
大柏地战斗,红四军扭转了战局,大振军威。9月,陈毅向中央《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称:“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了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这一胜仗,既是红四军带给赣南人民的新年贺礼,也为红四军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拉开了序幕。此役彻底扭转了红四军自井冈山以来转战赣南一个多月来的失败情绪,重振了四军雄风,扩大了红军影响。
词中“弹洞前村壁”中的前村指的是杏坑村、“关山阵阵苍”中的关山指的是古楼岭。解放后,为纪念大柏地战斗胜利,将“杏坑”命名为“前村”、“古楼岭”命名为“关山”。当年红四军部署大柏战斗会议会址及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已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关山拥翠”也成为瑞金十景之一。 大柏地因毛泽东指挥的大柏地战斗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也因毛泽东的不朽诗篇而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