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局旧址
在瑞金城西7公里处的沙洲坝镇枣子排村,有一条长500米、宽3米的水泥路,路的尽头就是苏区时期工人运动的总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旧址院内,绿树掩映,环境幽雅。苏区时期,有9户人家居住,后来腾出给全总苏区中央局办公。
进入旧址,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左边横屋墙上挂着金黄色的牌匾——“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史迹陈列”,右边墙上嵌入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执行局旧址”石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在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党和苏维埃政府始终非常注重工人运动的开展。
因而,苏区的工人运动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极其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在中国工运史上描绘了一副壮丽的画卷。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政府通令停止一切民众运动,封闭工农团体,捕杀革命志土和工农群众。一时间,苏区大地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使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陷于低谷,工会组织处于瘫痪。
为了重振旗鼓,唤起工人的斗争热情,1930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职工运动决议案》决定在工运基础较好的江西苏区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为苏维埃区域工运最高领导机关,领导全国苏区的工人运动。在全总执行局的领导下,苏区的工人运动迎着苏维埃大地太阳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在刘少奇、陈云等领导下,配合党中央和苏维埃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了苏区工人运动,特别是在保障工人利益、开展查田运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参军参战、支援革命战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间,全总组织领导召开了中国农业工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店员手艺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纸业工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苦力运输工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国家企业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团结和组织苏区工人,积极参加土地革命斗争,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贯彻落实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劳动法令,积极参加经济建设,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
1933年至1934年红军长征前,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连续发动军事“围剿”,在经济上实行残酷的封锁,造成苏区工业品奇缺,价格昂贵,而土特产品又销不出去,价格猛跌,给苏区军民的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困难。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兴办各种生产合作社。据不完全统计,1933年8月前中央苏区只有生产合作社75个,至1934年2月发展到176个,半年时间生产合作社增长了二至三倍。
用《工农三字经》、《救穷歌》、《土豪恶》等以苏区革命为题材,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扫盲政治课本进行教学,很受工人学员的欢迎。苏区工人反映说:“三字经真好,学了文化懂政治。”据1932年12月江西苏区的统计,在江西苏区共开办工人夜校3298所,学员52292人;识字班19812个,学员87916人。
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从1933年初成立至1934年10月撤离,在瑞金历时1年10个月。在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领导下,先后建立了5大产业工会和5省职工联合会,辖62个县(市)工会组织,会员达14.5万人,工人运动进入全盛时期,在扩红运动、踊跃购买和主动捐献公债支援革命战争、春耕生产、编织草鞋、制作干菜、生产军服以及节省每粒谷子送前线等方面创造了“第一等”工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史谱写了光辉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