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十个没有”
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们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延安的大门敞开着,每天都有从各个方向赶过来的青年,他们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座城,学习、歌唱,过着紧张而又快活的日子。著名作家丁玲将延安比喻为“乐园”,她曾说:“我们才到这里半年,说不上伟大建设,但街衢清洁,植满槐桑;没有乞丐,也没有卖笑的女郎;不见烟馆,找不到赌场。百事乐业,耕者有田。八小时工作,有各种保险。” 这其中体现的正是延安的“十个没有”。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声讨汪精卫的大会上发表了名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演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分裂倒退的基本方针。毛泽东指出: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反映了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和民风,彰显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政治清明、军民团结的卓越风尚,也充分体现了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根本区别。陕甘宁边区当时承受着国内国际带来的双重压力:在国内,西北地区普遍遭受着自然灾害的侵害,而国民党当局又停止了军饷供给,还不断制造军事摩擦,几度掀起了反共高潮;在国际上,德意日法西斯疯狂地加快侵略步伐,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艰苦卓绝地进行着。但陕甘宁边区此时却显现出一派民主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美国驻华使馆的人员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也承认,“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
延安没有官僚作风,没有不良风气,没有萎靡不振;有的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坚守人民至上、保持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是延安吸引仁人志士千里奔赴的原因,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