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好江南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歌曲《南泥湾》入选其中。南泥湾,这个响亮的名字,曾经让多少人心向往之。今天,当我们再度踏上南泥湾这片红色的土地,仿佛还能看到70多年前军民协力、繁忙劳作的热闹景象。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的侵袭,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的百姓家里甚至出现了没有衣穿、没有饭吃、冬天没有被子盖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严肃而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于是,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1941年春,三五九旅响应中央的号召,高唱着“一把老钁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浩浩荡荡开进了荒草丛生的南泥湾,打响了向荒山要粮的战斗。
在南泥湾,战士们充分坚持自己动手的原则,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没有房子住,就自己动手搭草棚、挖窑洞;粮食不够吃,就以野菜、野果充饥;没有衣服穿,就自已捻毛线,织毛衣;没有劳动工具,就寻找废铁自己铸造。陕北的冬天特别冷,尤其是在寒气逼人的夜晚,战士们冷得无法入睡,就聚集在一起,烧起篝火,围着火堆又歌又舞。大家唱道:“正当黑夜黎明前,干柴烈火南泥湾,野火照人歌且舞,闯过今年和明年!”经过三年的辛勤耕耘,战士们开垦荒地10万亩,吃穿用度完全达到了自给自足,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每人每月两斤肉,平均每天五钱油、五钱盐、一斤半菜,在会餐中还能吃上鸡鸭、大米和白面,生活大大改善。
1943年9月,毛泽东在视察南泥湾时高度赞扬了三五九旅指战员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国民党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他们越困,你们越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