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59旅走出的独臂将军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众多开国将军中,共有13位独臂、独腿或独脚的将军。其中,有3位来自120师359旅,他们是晏福生、左齐、彭清云。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准备向天水进发时,时任红16师政委的晏福生,率领前卫部队在罗家堡与胡宗南部队碰面。晏福生率部连续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为主力部队顺利转移赢得了时间。但在撤出时,红16师遭到了飞机轰炸,晏福生右臂被弹片炸伤,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后只能截肢。他在伤口恢复后,便又立即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彭福生随身携带锄头,走到哪干到哪,被评为生产英雄,获得毛泽东“坚决执行屯田政策”的题词,英勇事迹被世人所铭记。
1938年11月,第359旅717团参谋长左齐率部设伏攻击日军田原运输大队。在日军集中向八路军机枪阵地开火时,正在排除机枪故障的左齐不幸右肩臂中弹,失去了右手。伤愈归队后,左齐又积极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南下北返斗争和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虽然失去了右手,但左齐没有放弃学习,长期坚持用左手练习书法,逐渐练就了一手令人称道的毛笔字,被誉为“左手书法家”。
1938年10月,八路军359旅719团在邵家庄成功伏击敌人,全团有名的神枪手彭清云击中了日军指挥官。在部队撤退时,彭清云带领一个班断后掩护,右肘关节不慎被子弹打穿,不得不切除整个右臂。伤愈后,彭清云又立即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彭清云被调入总参谋部,为培养我军中高级政治工作干部,为总参的政治工作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半生独臂,一身许国”,成为彭清云一生真实的写照。
彭福生、左齐、彭清云三位独臂将军,用英雄史诗般的戎马生涯,践行了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军队战士不畏牺牲、精忠报国的诺言;即使在战斗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手臂,仍然坚持初衷、矢志不渝,为国为民冲锋陷阵。中国的革命事业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正是因为这些革命者们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才能走向革命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