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作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解决党内矛盾、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和不断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的重要保证,是发扬民主、凝聚力量、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彭德怀一生襟怀坦白,待人处事光明磊落,从不争功委过、文过饰非。他要求别人严,要求自己更严。即便打了再大的胜仗,彭德怀也从不骄傲,仍然坚持自警自省。在1948年的西府战役中,我军部队遇到一些困难,遭受了损失。彭德怀在总结这次战斗经验的会议上,首先进行了严格、深刻的自我批评。他总结了这次战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只看到胡宗南和马鸿逵之间矛盾重重的一面,却忽视了胡马两家在反共问题上的一致性。彭德怀号召大家,要学习毛主席的方法,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
陈毅在挫折面前严于责己,主动自我批评。山东野战军在泗县战斗失利,伤亡惨重,士气受到很大挫伤,战士们情绪普遍低落。作为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以战区最高负责人的身份承担了这次作战失利的所有责任。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是他真诚而坚决的自我批评:“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先打强,即不应打泗县;一个是不坚决守淮阴。”陈毅还说:“我从来不向敌人低头,但对自己的同志,我常常自我批评,我愿意低头。胜利时如此,不利时也如此,即使失败时亦如此。”
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一生不谋私利、坦荡磊落,从未停止自我反省。在《六十自讼》中,谢觉哉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站在今天的我,来检查我过去的六十年,很荣幸,也很惭愧”。他从学问、事业、文字等方面进行自讼,进行自我批评:学问呢,不仅没有实际知识,就是旧学问,也是东涂西抹,没有系统;事业呢,没有可言,有也是因人成事;文字呢,笔杆子拿了几十年,只能说有很小的成就。他还说:我之自愧,是说未尽到我的可能,周循软弱,自足的睛影,屏除未尽。谢觉哉在《六十自讼》中表现出的自省、自警、自勉的品质,体现出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
这三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展现了共产党人可贵可敬的革命精神。他们善于学习、勇于反思、敢于担当、严于律己,勇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令人敬佩和赞扬,也是我们学习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