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张思德参加红军,他作战勇猛、舍生忘死,曾在右腿已然负伤受创的情况下,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的机枪。长征途中,他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惧无畏的勇气,跟随部队一起爬雪山过草地,从不埋怨、不退缩,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陕北。
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他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一切行动的准则,对待战友也爱护有加。延安的生活物资稀缺,在最艰苦的时候战士们甚至连鞋子也没有。张思德经常利用空闲时间采割马蔺草,晚上宿营后,他就打草鞋给战友们穿,直到凌晨时分才休息。
1940年春,张思德被调到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长。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张思德带领通信班的战士们硬是凭着一颗赤诚红心,克服重重困难,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完成送信任务。
1944年初,张思德响应中共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到距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劳动。进山烧木炭时,他不怕苦、不怕累,哪里的活最脏最重,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到出炭时,他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然而,炭窑在雨中突然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来不及躲避,被埋在坍塌的土石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29岁的年轻生命。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000多人,在延安凤凰山下举行张思德追悼会。毛泽东献上花圈,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悼念讲话:“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