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讲话的主要特点
害怕当众讲话,有心理有因素,也是客观的因素。客观的因素是什么?就是与日常的交流比较起来,当众讲话确实难度系数高了许多。
有些人说,我写文章挺好的,可是当众讲话就不行了。有些人说,平时与人说话,自我感觉也良好,但一上台讲话,就感到很难驾驭了。
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当众讲话的三个特点:
(1)当众讲话是单向的
与三两个人在一起站立或坐着、你一言我一语式的互动交流谈话比起来,当众讲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单向的。除了在讲话过程中,你主动与听众来几个提问式的互动。
在这种单向的交流中,你有两大难题要解决:
一是你不知道听众在想什么。你无法像平时交谈那样,及时地获取听众的反馈。你甚至不确定人们是不是确实听到了你发言,并了解你的思想。如果此时,有人起身离开,有人在听电话,有人在打瞌睡,有人拿冷眼瞧你,你心里面一定有受挫的感觉,甚至会发慌,弄得你思绪混乱。
二是你必须自己把条理弄清楚。互动交流时,你可以没有条理,只要对方清楚就行,他可能帮你理清思路;你想表达的意思没说清楚,你可以颠来倒去讲,讲到明白为止;也不必有明确的时间限制,5分钟讲不清楚,你可以讲10分钟,除非人家马上还有急事而中止。
(2)当众讲话是即时的
与写作比较起来,当众讲话是一种即时的表达方式。写文章你可以深思熟虑再下笔;下笔之后不满意,还可以修改、重写;你记忆模糊的材料,可以到书本或者网上去查找确定;你不懂得的许多概念也可以现学现用,纳入你的写作之中。
但是,讲话则不同。首先你不可能有多的时间去准备,包括构思、搜集素材、理清观点,等等,你完全依靠过去的知识积累,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针对某个话题组织一篇腹稿,还要马上讲出来;甚至很多时候,你还得边讲边想,边想边讲。
其次,即时性的当众讲话,还要求你不能中断思路、中断讲话。如果你忘了词,想不起一些重要的话语、数据、人名,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甚至你完全无话可说,而你又没有经验圆场、过渡,就会出现非常难堪的场面。
(3)当众讲话是一对多的
人与人相对时,都会感受到对方的力量,不管对方的力量大与小。因此,一旦上到台上,站着讲话时,由"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多",很多人就会出现不知所云、大脑空白、思路枯竭的现象。因为站在台上时,你有一种被无数双眼睛聚焦的感觉,产生一种聚焦恐惧。这时我们的整个身体暴露在众人面前,有一种力量的强烈对比,甚至较量。如果你内心不够强大,气场不足,而且台下坐着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些人物,你一定会感到自己一个人很渺小,你不能征服他们,甚至不能对抗他们,那么就很容易产生恐惧。
害怕当众讲话的七大原因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你自己害怕当众讲话的原因吧。也许原因是单一的,也许是多重的。不论如何,首先能够发现和认识到原因,你就向超越恐惧迈出了一大步。害怕当众讲话的原因主要有七个:
(1)自卑情结
自卑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然而,正如阿德勒所论证的那样,自卑感也是一种激励因素,对个人和社会均有利,并能导致个性的改善。不过,沉重的自卑感构成自卑情结,可以使人垮掉,使人心灰意懒,无所事事,逃避现实,远离公众。
自卑感太强的人没有自信站在很多人面前讲话,而因为表现的不完美,更令他们把当众讲话当成送他上断头台。
(2)性格害羞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会中的害羞人群比例达到30%这一惊人比例。目光四处游移、脸红、耸肩、坐立不安这些生理反应,都是害羞的典型表现。对害羞的人而言,这种感受是痛苦的,是不想再次经历却又无法回避的,同时又是难以解释的。当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于社会交往中,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
其实,害羞是一种正常反应。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安于现状,对新事物感到紧张恐惧;在探寻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有人勇往直前,也有人最终退缩。容易害羞的人往往性格内向,但性格内向的人却未必都会害羞。
(3)追求完美
完美主义者对事物的要求都是很严格和严谨的,什么都想它规规矩矩的,错一点也不行,例如鞋子没有摆正啊,书没排好啊,衣服揉成一堆了啊,一定要弄好了心里才舒服,不然心里就象有一个疙瘩似的,老不安宁。追求完美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质,但是,追求完美如果过头了,就被认为有心理疾病。
当众讲话是一种不能修改、校正的过程,每一次讲话都是一次性的。因此,如果有什么差错,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讲,都会把它当成一次灾难,摧毁了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自认为完美的公众形象。避免这种灾难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逃避当众讲话。
(4)目的颤抖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但是,如果总是担心得不到,担心得到太少,担心会失去,于是,做事时反倒可能不那么用心,可能不那么执着,可能令人反感。
当众讲话的成功与否,也关乎自己的名声、形象、面子、机会,甚至影响着自己的利益、地位等等,尤其是某些时候,台下坐着非常重要的人物,讲话关系重大,就会担心讲话失败、表现失常。表面上看是逃避,内心里其实是害怕。这就叫目的颤抖。
(5)不良心结
人在未成年之前,会遇到学习与处世的压力、情绪的管理、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交锋等问题,一旦得不到来自成人世界的支持与肯定,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留下心结。比如,有的人小的时候本来爱说话,但是由于家教太严,或者转换学校,或者遭遇同学排斥,从此就变得不爱说话。
成年之后踏入社会,工作与生活之中,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一次尴尬、挫折、打击、冷遇、拒绝、都可能给你敏感的心造成伤害,留下心结,所谓"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之后,你最大的可能就是选择逃避。
(6)缺少锻炼
不少人认为自己害怕当众讲话是因为没有天赋,其实仅仅是缺少锻炼而已。
绝大部分人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都没有上过专门的"讲话课",课堂上也没有机会锻炼讲话。踏入社会之后,又经常选择放弃或逃避,依然没有得到锻炼,从此我们的讲话能力更为受限,甚至开始怀疑天生就不行。
当众讲话是一种能力,必须通过专门的锻炼,获得相应的方法、技巧,而且在各种场合运用自如。如果缺少锻炼,再加上自卑、害羞等因素,害怕当众讲话当然是难免的。
(7)缺乏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害怕当众讲话除了心理因素之外,缺乏知识的积累、素材的掌握、技巧的熟练程度都可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人,胆子够大,上台在众人面前参与游戏节目还行,但是要他当众讲话就怕了,因为他没有掌握讲话的开头方法,经常词不达意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词而卡壳;因为不懂得构思的技巧,条理混乱、颠三倒四,等等,都可能让他对当众讲话产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