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作业
人们在社交中,依据人际关系和情境的需要,与他人保持的空间距离,是无形的空间圈。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隐藏的维度》一书中,最早提出“空间关系学。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空间距离都有传播信息的意义。
●亲密距离(0——1250px)、父母与孩子或爱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语言交流少,情感互动强烈。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甚至可以紧挨在一起,亲密无间。这一距离适用于情人或夫妻间谈情说爱,也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谈话。这种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彼此允许进入,人们会象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个区域。
●私人距离(50——3000px)、大多数场合下,朋友保持的最近距离,也是我们身体控制对方的极限。
私人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其特点是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
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通常熟人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种距离。在社交场合,某
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一种亲近感也会采用这种距离。
●社交距离(120——9000px)、适合公开、正式的语言沟通活动,眼神接触十分重要。
社交距离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
的人际交往,例如小型招待会上,双方隔几步远打打招呼或寒喧几句便又分开。如果双方相互
有吸引力,也可以缩短距离,可灵活掌握。
●公共距离(9000px以外。。。)将他人看作整体的组成部分,比较容易摆脱对方而又不显得无礼。
公共距离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空间需求,除了公共汽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都在3米
以外,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在剧场前厅等候看演出,还有演讲者与听众、教师讲课与学生
之间的距离等等。
1、保护个人隐私——建立缓冲区域,保护私人空间。
2、维持人际关系——关系越好,距离越小;关系越差,距离越远。
3、调整亲密程度——对方打破“期望距离”时,将发生接纳或抵抗。
有的时候,我们的个人空间不得不被别人进入,比如做头发的时候,挤地铁的时候,人们也有办法,闭眼睛,忽略身边的人,或者玩玩手机分散注意力。
注意,人际距离远,我们声音放大,动作也更夸张,为的是让对方明显接收到,人际空间越小,我们说话声音越小,动作也要降低幅度,为的是不要干扰身边的人。这也是我们沟通中应有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