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殿堂——流行音乐导论

陶辛 楼徐燕 郭昕 赵朴 郝巍

目录

  • 1 绪论
    • 1.1 绪论:流行音乐大世界
  • 2 幕后揭秘
    • 2.1 音乐的制作工艺
    • 2.2 音乐制作的技术
    • 2.3 流行音乐的包装
  • 3 内行看门道
    • 3.1 何为音乐产业?
    • 3.2 大公司与小厂牌
    • 3.3 商业与“地下”
    • 3.4 版权如何商定?
  • 4 谁在唱那首歌
    • 4.1 原唱与翻唱
    • 4.2 原创与抄袭
    • 4.3 金曲与神曲
  • 5 粉墨登场
    • 5.1 天皇巨星
    • 5.2 我是歌手
    • 5.3 超级乐队
  • 6 不只是听——流行音乐的传播
    • 6.1 传播载体——舞台事件
    • 6.2 传播载体——媒介气质
    • 6.3 排行榜与颁奖
  • 7 赋予生命——流行音乐的表演
    • 7.1 即兴表演
    • 7.2 和声进行
    • 7.3 一起摇摆
  • 8 魔幻特技——流行音乐的音响制作
    • 8.1 音色
    • 8.2 采样
  • 9 从布鲁斯到比波普
    • 9.1 从吟唱到舞动
    • 9.2 爵士乐初体验
    • 9.3 爵士乐的革命
  • 10 融和乐到嘻哈
    • 10.1 不同音乐风格的化学反应
    • 10.2 摩城之声
    • 10.3 嘻哈来袭
  • 11 风暴来临——摇滚乐
    • 11.1 风格之墙的倒塌
    • 11.2 摇滚新声
    • 11.3 铁血摇滚
    • 11.4 摇滚疆域扩展
  • 12 追本溯源
    • 12.1 美国——大熔炉与发源地
    • 12.2 欧洲——孵化器与培养皿
    • 12.3 拉丁——千姿百态又同根同质
  • 13 西风东渐
    • 13.1 熟悉又陌生
    • 13.2 日本和台湾音乐的发展
    • 13.3 日本和台湾音乐的特点
    • 13.4 香港流行音乐
    • 13.5 韩国流行音乐
  • 14 中体西用
    • 14.1 大陆流行音乐的遗产与馈赠
    • 14.2 抒情歌曲与“新民歌”
    • 14.3 大陆原创摇滚音乐
    • 14.4 民谣
  • 15 爱与忧愁——流行音乐的内容
    • 15.1 爱情歌曲的陷阱
    • 15.2 农业重金属的乡谣
    • 15.3 那些年听过的校园歌曲
  • 16 跨越音乐边界
    • 16.1 融合与跨界
    • 16.2 另类与主流
    • 16.3 原声与科技
  • 17 叛逆与公益
    • 17.1 双重形象与担当
    • 17.2 叛逆的理由
    • 17.3 博爱与理想
  • 18 凡俗与灵性
    • 18.1 快餐与经典
    • 18.2 “十字路口”的传奇故事
    • 18.3 灵性的维度
  • 19 饕餮盛宴——流行音乐的感官作用
    • 19.1 快乐的由来
    • 19.2 亲近的享受
    • 19.3 宣泄与需求
    • 19.4 新奇鲜活
    • 19.5 青春的动感
  • 20 流行音乐的情感功效
    • 20.1 浪漫之声
    • 20.2 我为歌狂
    • 20.3 心有灵犀
    • 20.4 陪伴与疗伤
    • 20.5 白衣飘飘的年代
    • 20.6 寻找自我
    • 20.7 时尚与前卫
  • 21 流行音乐的日常实用功能
    • 21.1 屏息静听
    • 21.2 麦霸登场
    • 21.3 你是谁的粉丝
    • 21.4 五彩MV
  • 22 结论
    • 22.1 结论
熟悉又陌生
  • 1 视频
  • 2 章节测试








东南亚地区不同音乐风格的异同

 东南亚由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分布在南中国海、印度洋、菲律宾海的大小岛屿所构成。包括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帝汶、文莱等。泰人、柬埔寨人、越南人、马来人和菲律宾的大多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西亚的塞诺人、塞芒人,菲律宾的阿埃塔人及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巴布亚人,属于赤道人种。

在语言方面,缅人、泰人、苗族人、瑶族人属汉藏语系;印度尼西亚人和马来人属南岛语系,有爪哇语、比萨扬语、他加禄语、马来语、马都拉语和米南加保语等;越南人、柬埔寨人属南亚语系;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和东帝汶又属巴布亚诸语。宗教信仰方面,大乘佛教在越南占优势,小乘佛教成为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的国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缅甸、泰国、新加坡也有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马来西亚有 8% 的泰米尔人是印度教徒。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巴厘人的宗教是印度教和佛教的混合体。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此外,在东南亚的一些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民族中还有自然力崇拜、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古老信仰。

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及其音乐风格有很多相似相同的地方。

比如,柬埔寨古典音乐使用着和泰国几乎完全相同的合奏形式和乐器,(1)并皮特合奏相当于泰国的皮帕特合奏。是在宗教仪式和朗克力等古典艺能中使用的重要的乐队合奏。以罗尼特、康等旋律打击乐器为中心,再加上斯拉莱、散坡、斯科尔、衬等节奏性打击乐器。(2)摩何里合奏,相当于泰国的马何里合奏。与并皮特合奏相比较,是属于较为简便的大众性乐队合奏,用于古典舞蹈、戏剧,也用在结婚仪式和宴会场合。属于管弦乐队组合。除了旋律打击乐器之外,还有克罗依、塔克、特罗,以及节奏性乐器斯科罗摩尼、衬等。

再比如,老挝的国语——老挝语是泰语系中的一个支系,与泰语有近亲关系。泰语系的语言是有声调的,在日常说话的语言中,如果强调它的抑扬的话,那么,说话就很富有音乐性。因此,在老挝中南部和泰国东北部都有着称为拉姆的音乐形式。即使用符合于语言声调的抑扬来进行歌唱。

当然,东南亚地区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更多的也有着自己不同的音乐风格与特色。

就民俗艺能和民众舞蹈而言老挝有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老挝人中,一般分为平地老挝人、高原老挝人、山地老挝人三个类别,各自又包括几个代表性的部族,如:平地老挝人中有泰语系的老挝人、黑泰、红泰、泰卢等;高原老挝人有印度尼西亚系统的卡姆、龙瓦等;山地老挝人有藏缅语系的芒、瑶、阿卡、傈僳等。以上多种民族的艺能和舞蹈,无论从程序、规式、动作类型和伴奏形式方面都各自特点。从动作类型看,有以手的动作为主、突出上半身变化的舞蹈,和以脚为主、突出下半身动作的。伴奏形式有用马何里乐队伴奏,也有只用打击乐器的。各个部族还有各自固有的乐器、歌唱和舞蹈动作。由此可见,即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也会出现不同的音乐风格。

而在缅甸,歌舞艺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每年周而复始的民俗行事都有歌舞艺能。例如:缅甸历新年的泼水节、雨季开晴的10月灯节等,都有盛大的艺能活动。节日前,各地搭建称为芒达的舞台,夜间就开始练习,台前聚集着观众。以此机会来进行表演。这是舞蹈表演者的舞蹈和丑角的对话说唱交替进行的艺能形式。丑角的有趣的对话,经常使观众发出阵阵欢声笑语。接着就从舞台后请出舞蹈表演者,开始跳舞。舞蹈结束后,丑角再次上场对说唱。职业剧团往往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一个晚上持续演出。先是以《少女之舞》为开场节目,上半夜是歌唱和群舞,下半夜以戏剧演出为主。题材内容广泛,既有古代传说故事,也有现代故事。观众只交纳椅子使用费,称“木户钱”,有时聊天,有时打瞌睡,有时感于场上角色的演技而发出欢喜、愤怒、悲哀的赞叹。

   总之,在东南亚地区,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因其文化背景,他们的音乐风格,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各自的特点。形成的东南亚纵横交错、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