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欲休妻
原文:"孟子妻独居,踞①,孟子入户②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③之。"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④,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⑤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韩诗外传》
译文: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两腿坐着。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对母亲说:"我的妻子不讲礼仪,请允许我休了她。"孟母说:"为什么?"孟子说:"她伸开两腿坐着。"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就是你没礼貌,不是妇人没礼貌。《礼记》上不是说了吗?'将要进屋的时候,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为的是不让人没准备。现在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进屋没有声响,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这是你没礼貌,并非是你妻子没礼貌!"孟子认识到自己错了,不敢休妻。
文学常识
古代的坐姿 中国古代非常讲究礼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古人唯一正规的坐姿是跪坐,臀部搁在脚跟上,跪坐是对对方表示尊重的坐姿,也叫正坐。姿势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有时为了表达说话的郑重,臀部离开脚跟,叫长跪,也叫起,乐羊子妻劝丈夫拾金不昧时,就用这个姿势说话。像上文中孟子妻"踞"而坐,即使在家人面前也是不允许的。
同学们,课程中提到的不同阶段的礼仪具体是什么样的呢?详细内容可通过以下知识点来了解哦!
我国礼仪的起源于发展
礼仪的起源
一、原始的巫术仪式——祭祀
中国原始的民族礼仪,是在先民们的实践互动中产生的。原始的巫术仪式——祭祀,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礼仪行为。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地下,生存条件极其险恶,原始先民处于各种生活压力之下。同时,他们对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无法进行解释,如雷电轰鸣、洪水泛滥、火山喷发、地震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采用积极的方法抵御外界的威胁之外,同时还采用了消极的方法来求得自身的安全。这就是说他们把万事万物的存在归之于自然的力量。于是,他们崇拜各种想象出来的神灵,并通过宗教祭祀的形式来表达这种观念。这些各种各样的祭祀仪式实际上是与各种不同的礼仪要求联系在一起的。
在先民们反复的祭祀过程中,祭祀的各种程序和方法逐渐完善和固定下来,礼仪也应运而生了。
二、周公——“制礼作乐”的典章制度
我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夏、商、周时代,礼仪就很盛行。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进入民主时代的标志。
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武王顺应民意,在商郊牧野与纣王决战,纣王调动七十万军队上阵,武王的队伍只有数万之众。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似乎不用开战,纣王已经稳操胜券。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人心的向背。纣王的军队在阵前奇异,倒转矛头,直指纣王,显赫一世的商王朝顷刻覆亡。
周公从牧野之战中看到了民众的伟大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决定政权存亡兴废的道理,他总结商亡的历史教训,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商王失德滥罚。为了周朝的长治久安,必须以民为本。因此,周公制定了一系列体现道德理性的典章制度,把道德作为立国的灵魂,史称“制礼作乐”。
三、孔子——“以礼让治国”的理论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以礼让治国”的理论,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是联络交往关系的纽带。
他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礼尚往来”。正是孔子的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很重视礼仪、礼节,如引来送往、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贺婚、请客、送礼、赴宴、祝寿、吊丧、祭奠、庆喜、贺节、拜师等等,都有很多礼节、仪式和风俗。按规定的理解、仪式行事,就符合礼仪;否则就是失礼,会给人的声誉以及国家、单位、集体、家庭关系带来不良后果。
礼仪的发展
礼仪在传承和沿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变革,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其显著的特征。我国礼仪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礼仪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
我国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早起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几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缝衣御寒,用穿孔的兽骨和贝壳作为饰物挂在脖子上满足审美的要求;实行埋葬死者,撒赤铁矿粉的宗教仪式。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能够制作精细的石器,并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根据考古发现,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例如:明确规定长辈坐上席,完备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
二、礼仪的形成阶段——夏商周时期
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夏代的礼制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商代的礼仪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周代的礼仪已经达到了系统完备阶段。
《周礼》——我国第一部礼仪著作
西周时期周公旦所著的《周礼》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礼仪的著作。《周礼》确定了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是对我国古代礼仪的总结和汇编。这些礼仪内容对后世人们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及社会公德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礼仪的变革和强化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发展,革新了礼仪理论,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非常重视礼仪,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根本。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孟子认为“恭敬之心,礼也”。即对别人恭敬、尊重是礼的表现。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认为“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极点,即“礼者,人道之极也”。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学说,“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在漫长的封建时代,董仲舒的这一学说一直被作为人们的礼仪准则,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传统礼仪确实起到了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其中一些封建思想糟粕逐渐变成妨碍人性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禁锢系想自由的精神枷锁。此时,中国的礼仪需要一场革命!
四、现代礼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为新文化运动的全面推行准备了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彻底的思想启蒙运动,在伦理道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抛弃了封建主义旧礼教中的糟粕,继承和发扬了以对人尊重为处事原则,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礼仪的精髓,使中华礼仪走上了新生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确立,标志着中国礼仪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确立了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而尊老爱幼、讲究信义、以诚待人、先人后己、礼尚往来等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则得到继承和发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国又吸取了世界上一些先进的文明礼仪,借鉴了国际上一些通用的礼仪规范和惯例,使其融入了我国的当代礼仪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