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组织学绪论
    • 1.1 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 1.3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 2 上皮组织
    • 2.1 被覆上皮
    • 2.2 单层柱状上皮
    • 2.3 假复层柱状上皮
    • 2.4 课后作业
  • 3 固有结缔组织
    • 3.1 疏松结缔组织
    • 3.2 致密结缔组织
    • 3.3 脂肪组织的结构
    • 3.4 脂肪组织的类型
    • 3.5 纤维
    • 3.6 课后作业
  • 4 软骨组织和软骨
    • 4.1 软骨
    • 4.2 软骨的分类和各类软骨的结构特点
    • 4.3 长骨的结构
    • 4.4 课后作业
  • 5 血液和淋巴
    • 5.1 红细胞
    • 5.2 白细胞
    • 5.3 骨髓的结构和血细胞的发生
    • 5.4 课后作业
  • 6 肌组织
    • 6.1 骨骼肌
    • 6.2 心肌
    • 6.3 平滑肌
    • 6.4 课后作业
  • 7 神经组织
    • 7.1 神经元
    • 7.2 突触
    • 7.3 运动终板
    • 7.4 课后作业
  • 8 循环系统
    • 8.1 脉管系统
    • 8.2 毛细血管的构造
    • 8.3 毛细血管分类
    • 8.4 微循环
    • 8.5 心脏
    • 8.6 课后作业
  • 9 免疫系统
    • 9.1 胸腺
    • 9.2 淋巴结
    • 9.3 脾
    • 9.4 课后作业
  • 10 感觉器
    • 10.1 眼副器
    • 10.2 眼球壁
    • 10.3 眼球内容物
    • 10.4 外耳
    • 10.5 内耳
    • 10.6 中耳
  • 11 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
    • 11.1 皮肤
    • 11.2 表皮
    • 11.3 真皮
    • 11.4 皮下组织
    • 11.5 皮肤的附属器
    • 11.6 课后作业
  • 12 内分泌系统
    • 12.1 甲状腺
    • 12.2 甲状旁腺
    • 12.3 肾上腺皮质
    • 12.4 肾上腺髓质
    • 12.5 腺垂体远侧部
    • 12.6 脑垂体
    • 12.7 神经垂体
    • 12.8 课后作业
  • 13 消化管
    • 13.1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13.2 食管
    • 13.3 胃
    • 13.4 小肠
    • 13.5 大肠
    • 13.6 阑尾
    • 13.7 课后作业
  • 14 消化腺
    • 14.1 外分泌部
    • 14.2 胰岛
    • 14.3 肝
    • 14.4 唾液腺
    • 14.5 课后作业
  • 15 呼吸系统
    • 15.1 鼻腔
    • 15.2 气管和支气管
    • 15.3 肺
    • 15.4 课后作业
  • 16 泌尿系统
    • 16.1 肾
    • 16.2 滤过屏障
    • 16.3 排尿器官
    • 16.4 课后作业
  • 17 男性生殖系统
    • 17.1 睾丸
    • 17.2 生殖管道
    • 17.3 课后作业
  • 18 女性生殖系统
    • 18.1 卵泡
    • 18.2 卵泡的发育
    • 18.3 月经周期
    • 18.4 输卵管
    • 18.5 子宫
    • 18.6 乳腺
    • 18.7 课后作业
  • 19 人体胚胎学绪论
    • 19.1 绪论
  • 20 人体胚胎发育
    • 20.1 受精
    • 20.2 胚泡的形成和植入
    • 20.3 人胚早期发育
    • 20.4 胎儿期
    • 20.5 胚胎发育与母体关系
    • 20.6 双胎、联胎和多胎
    • 20.7 胎盘
    • 20.8 胎膜
    • 20.9 先天性畸形
    • 20.10 课后作业
疏松结缔组织

视频素材

一、疏松结缔组织

结构:细胞数量少,种类多,纤维少、分散

分布:广泛

功能:支持、连接、营养、防御和创伤修复

二、组成


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浆 细 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间质纤维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

1、成纤维细胞

A、形态:                                

   扁平多突,

   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

   胞质弱嗜碱性。

EM:

   粗面内质网丰富

   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B、功能:

产生基质和纤维


2、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

A:结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细胞核小、着色深

      胞质嗜酸性,含吞噬颗粒

EM:

      胞质含大量溶酶体(初级、次级)、吞噬     体、吞饮泡、残余体等。

B、功能:   

   ①吞噬和清除细菌异物、衰老死亡的细胞

   ②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溶菌酶、干扰素、      补体等

   ③调节免疫应答

3、浆细胞 

                                                  A、结构:卵圆形,胞质嗜碱性,

         细胞核圆形、偏位、车轮状;

         核旁浅染

B、功能:合成、储存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       能,参与机体体液免疫。







4、肥大细胞

        

A、结构:细胞大,呈圆形或卵圆形,

         核小,胞质内有粗大的颗粒。

B、功能:变态反应

5、脂肪细胞










A、结构:球形,脂滴大,细胞核扁圆,

         位于细胞一侧

B、功能:合成、储存脂肪,参与脂质代谢 

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A、结构:细胞小、多为梭形,核小、色浅。

B、功能: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多种细胞

7、白细胞

    A、来源:来自于血液。

B、功能:

   具有防御、保护功能。

扩展阅读


 图一为疏松结缔组织

 图二为致密结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