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资料
二、白细胞
正常值:( 4.0~10) ×109 /l 或4000~1万mm3男女无明显差别
分类(根据胞质中有无特殊颗粒) 1.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N
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B
2.无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 L
单核细胞 M
1、中性粒细胞 N(50%~70 %)
(1)形态: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核为杆状或分叶状,胞质粉红色,含细小的中性颗粒:颗粒细小,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呈淡紫色。
嗜天青颗粒:
数量少,体积大,是一 种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
特殊颗粒:
数量多,体积小,含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
(2) 功能: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能杀菌和噬消化异物。
(3) 寿命:在血液中停留6~7h,在组织液中存活约1~3d。
2.嗜酸性粒细胞E(0.5 %~3 % )
(1)形态:胞体呈球形,直径10~15μm,核常为两叶。胞质内含嗜酸性颗粒:颗粒粗大,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呈桔红色
酸性磷酸酶
芳香硫酸酯酶————分解白三烯
组胺酶————灭活组胺
过氧化物酶
(2)功能:具有趋化性,能做变形运动,吞噬抗原 抗体复合物,抗过敏,杀灭寄生虫。
(3)寿命:血液中停留数小时,在组织中可存活8~12天。
3.嗜碱性粒细胞 B (0~1 %)
(1)形态:呈球形,直径10~12μm. 核不规则、分叶或呈S形。 胞质含嗜碱性颗粒:颗粒粗大,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呈紫蓝色。内含肝素、组胺、白三烯、慢反应物质。
(2)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参与过敏反应 。
(3)寿命:在组织中可存活12~15天。
4.淋巴细胞 L(20 % ~30 %)
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大、中、小三种。胞质嗜碱性,呈天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 核圆形,一侧常有小切迹,着色深, 占细胞的大部分。
根据发生部位、表面特征、免疫功能和寿命不同可分类为:
T 细胞 :75% 排斥异体移植物,抗肿瘤。参与细胞免疫。
B 细胞 :10~15% 转变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K 细胞 :5%
NK 细胞:2~3%
5.单核细胞 M (3 % ~8 %)
(1)形态:体积最大的白细胞,直径14~20μm。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为椭圆形、肾形或马蹄形,常偏位,着色浅,胞质灰蓝色,含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嗜天青颗粒 过氧化物酶
酸性磷酸梅
非特异性酯酶
溶菌酶
(2)功能 :单核细胞是巨嗜细胞的前身。有一定的吞噬免疫功能。
(三) 血小板 Plt(血栓细胞)
1、来源:骨髓中脱落下来的巨核细胞质小块。
2、形态:双凸盘形,体积小,无细胞核。周围浅蓝色为透明区中央有紫蓝色颗粒,聚集成群,为颗粒区。
透明区:含环形排列的 微丝、微管。维持形态,参与血 小板运动。
颗粒区:血小板颗粒 特殊颗粒:凝血因子Ⅲ、酸性水解酶
致密颗粒:ATP 、ADP、Ca2+ 5-羟色胺、肾上腺素、抗凝血纤维蛋白酶
线粒体 糖原 小管系
(3)功能:参与止血和凝血,防止动脉硬化,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