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学、助学、促学相结合,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为目标,构建基于SNS理念的在线学习环境和泛在学习课程资源体系,使学生和教师通过人机(资源)交互、人际(双向通信)交互实现教与学行为的联系、交互与整合,达到教学目标。
1. 满足个性需求,实现学生自主移动学习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移动显示终端,随意获取当前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本课程通过搭建超星泛雅学习平台,使学生学习过程情境化,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特点按需学习和自主移动学习。
2.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教学设计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从内容组织到教学设计与实施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
(1)在内容组织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任务项目或实际案例引入单元内容,按照“导”、“学”、“练”、“小结”、“测试”、“讨论”等环节组织学习资源,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形象化展示教学内容,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在资源的整合上,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强调自适应学习。
(3)在辅导答疑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助学作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随时可以网络留言,主讲教师可通过平台及时答疑解惑,实现双边在线、离线交流互动,确保教学的流畅性和学习的有效性。
3.师生共同参与,发挥“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
在促进自主学习的同时,本课程也非常注重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互。在课程讨论和学习活动中,都给予学习者充分的协作交流空间。学习者一方面基于案例或活动主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从其他学习者的反馈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辅导教师会做出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在泛雅平台上,还会进行PBL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从而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