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组织学绪论
    • 1.1 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 1.3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 2 上皮组织
    • 2.1 被覆上皮
    • 2.2 单层柱状上皮
    • 2.3 假复层柱状上皮
    • 2.4 课后作业
  • 3 固有结缔组织
    • 3.1 疏松结缔组织
    • 3.2 致密结缔组织
    • 3.3 脂肪组织的结构
    • 3.4 脂肪组织的类型
    • 3.5 纤维
    • 3.6 课后作业
  • 4 软骨组织和软骨
    • 4.1 软骨
    • 4.2 软骨的分类和各类软骨的结构特点
    • 4.3 长骨的结构
    • 4.4 课后作业
  • 5 血液和淋巴
    • 5.1 红细胞
    • 5.2 白细胞
    • 5.3 骨髓的结构和血细胞的发生
    • 5.4 课后作业
  • 6 肌组织
    • 6.1 骨骼肌
    • 6.2 心肌
    • 6.3 平滑肌
    • 6.4 课后作业
  • 7 神经组织
    • 7.1 神经元
    • 7.2 突触
    • 7.3 运动终板
    • 7.4 课后作业
  • 8 循环系统
    • 8.1 脉管系统
    • 8.2 毛细血管的构造
    • 8.3 毛细血管分类
    • 8.4 微循环
    • 8.5 心脏
    • 8.6 课后作业
  • 9 免疫系统
    • 9.1 胸腺
    • 9.2 淋巴结
    • 9.3 脾
    • 9.4 课后作业
  • 10 感觉器
    • 10.1 眼副器
    • 10.2 眼球壁
    • 10.3 眼球内容物
    • 10.4 外耳
    • 10.5 内耳
    • 10.6 中耳
  • 11 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
    • 11.1 皮肤
    • 11.2 表皮
    • 11.3 真皮
    • 11.4 皮下组织
    • 11.5 皮肤的附属器
    • 11.6 课后作业
  • 12 内分泌系统
    • 12.1 甲状腺
    • 12.2 甲状旁腺
    • 12.3 肾上腺皮质
    • 12.4 肾上腺髓质
    • 12.5 腺垂体远侧部
    • 12.6 脑垂体
    • 12.7 神经垂体
    • 12.8 课后作业
  • 13 消化管
    • 13.1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13.2 食管
    • 13.3 胃
    • 13.4 小肠
    • 13.5 大肠
    • 13.6 阑尾
    • 13.7 课后作业
  • 14 消化腺
    • 14.1 外分泌部
    • 14.2 胰岛
    • 14.3 肝
    • 14.4 唾液腺
    • 14.5 课后作业
  • 15 呼吸系统
    • 15.1 鼻腔
    • 15.2 气管和支气管
    • 15.3 肺
    • 15.4 课后作业
  • 16 泌尿系统
    • 16.1 肾
    • 16.2 滤过屏障
    • 16.3 排尿器官
    • 16.4 课后作业
  • 17 男性生殖系统
    • 17.1 睾丸
    • 17.2 生殖管道
    • 17.3 课后作业
  • 18 女性生殖系统
    • 18.1 卵泡
    • 18.2 卵泡的发育
    • 18.3 月经周期
    • 18.4 输卵管
    • 18.5 子宫
    • 18.6 乳腺
    • 18.7 课后作业
  • 19 人体胚胎学绪论
    • 19.1 绪论
  • 20 人体胚胎发育
    • 20.1 受精
    • 20.2 胚泡的形成和植入
    • 20.3 人胚早期发育
    • 20.4 胎儿期
    • 20.5 胚胎发育与母体关系
    • 20.6 双胎、联胎和多胎
    • 20.7 胎盘
    • 20.8 胎膜
    • 20.9 先天性畸形
    • 20.10 课后作业
眼副器

视频素材


眼副器

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筋膜、眶脂体等,对眼球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等作用。

1、眼睑(眼皮)

眼睑、眼皮、上睑、下睑,睑裂、内眦、外眦、睑缘、睫毛、睫毛腺、麦粒肿、泪点。

由浅至深可分为 5层: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睑结膜。

(一)皮肤层:是人体最薄的皮肤之一,细嫩而富于弹性。因为下面的结构疏松,所以睑皮肤易滑动和形成皱褶。    

(二)皮下组织:为疏松结缔组织和少量的脂肪,是人体最松软的组织之一。便于眼睑轻巧灵活的活动,最易引起水肿和皮下瘀血。    

(三)肌肉层:此层包含三种肌肉。眼轮匝肌、提上睑肌系横纹肌,而Müller肌系平滑肌。1.眼轮匝肌:肌纤维的走行是以睑裂为中心,环绕上下睑,形似一个扁环形范围很广,分为眶部、睑部和泪囊部。由面神经支配司眼睑闭合动作 2.提上睑肌:起于视神经孔周围的腱环,沿眶上壁向前至眶缘呈扇形散开,一部分止于睑板前面,另一部分穿过眼轮匝肌止于上睑皮肤下。由动眼神经支配,司上睑提起。 3.Müller肌:上睑的肌肉起源于提上睑肌深面的肌纤维中,向下走行于提上睑肌和结膜之间,止于睑板上缘。下睑的肌肉较小,起源于下直肌,附着于睑板下缘,该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协助开睑。

(四)睑板层:由睑板和眶隔两部分组成。1.睑板:由致密结缔组织及弹力纤维构成。质硬如软骨,是眼睑的支架。其长度和形状与眼睑相似,呈半月状,前凸后凹,两端移行于内外眦韧带上。睑板中含有高度发达与睑缘垂直、互相呈平行排列的睑板腺,开口于睑缘后唇,分泌油脂状物,以润滑睑缘、减少磨擦和防止泪液从睑缘外溢。油脂也参与构成泪液膜。    2.眶隔膜:由睑板向眶骨膜延伸相连续的一层很薄而富于弹性的结缔组织膜,是隔开眼睑与眼眶的一个重要屏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炎症渗出物或出血等在眶与眼睑之间蔓延。    

(五)睑结膜:为眼睑的最后一层,它和睑板后面紧密贴合而不易分离,与复盖在眼球前面的球结膜及角膜直接接触。睑结膜与睑皮肤相会之处成睑缘灰线。  


   2、结膜

3、泪器


泪腺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有大小不等的小叶构成,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胞质内有分泌颗粒。泪腺分泌的泪液有润滑、清洁角膜、轻度杀菌、溶菌作用。由于年龄的增长、外伤、各种泪腺的病变或炎症等可导致泪腺萎缩。由于泪腺的萎缩,使泪液分泌产生障碍,出现眼球干涩、有异物感等干眼病的症状。有时由于化学物质、锐器、钝器等造成泪腺外伤。泪腺的外伤会造成泪腺的严重损坏,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泪腺的各种疾病,都应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

4、眼球外肌


眼肌功能示意图


思考题:

  请用用箭头表示泪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