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课程内容
-
2 随堂测验
-
3 课程资料
OSI参考模型具有7层结构,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数据在OSI环境中进行传输就如同现实世界中运输包裹、邮件等活动。
假设应用进程A与应用进程B要进行数据传输,进程A与进程B处于OSI环境中,那么数据的具体传输过程是:
1、进程A首先会在应用层调用各种应用软件产生各种网络数据,这些数据便是进程A与进程B之间需要交换的信息。
2、表示层从应用层接收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加密,压缩等工作使数据变为表示层数据单元,便于下面的传输工作。
3、会话层为表示层数据单元添加建立会话所需的相关信息,建立进程A与进程B之间的联系,进行对话的连接和管理。此时表示层数据单元变为会话层数据单元。
4、成功建立会话之后,数据单元进入传输层,在这层数据单元被添加上TCP或UDP协议的头部,变为段或报文,实现端到端的传输。
5、段或报文进入网络层,由于数据可能很长,网络层就将其分为一个个的较短的数据字段,变为分组数据,并选择合适的路由,再进入下一层的传输。
6、为了实现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为分组数据加上了“保护措施”即头部和尾部,将分组数据变为帧。
7、物理层提供了传送数据的通路,将帧变为比特流,在各种传输介质上进行传输。
8、数据通路可以是直接一次性在两个数据端连接起来,也可以通过多次传输连接而成的。在中转时,会经过物理层比特流的传输至数据链路层的帧传输再到网络层的分组后又进入下一个数据链路层的帧传输至物理层比特流的传输……如此依次循环进行直到数据被传输到另一个数据端。
9、进程A在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工作类似对数据进行一次次的打包加密,而当比特流到达另一个数据端时,数据在OSI模型中的传输就如同一次次的拆包解密工作,最终将原始数据完整的传输到进程B,结束此次数据的传输。
参考文献:
1、李忠民. 基于OSI协议栈的嵌入式SNMP代理的设计与实现[D]. 重庆大学, 2007.
2、杨海. 基于OSI参考模型的广域网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 浙江大学,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