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我们身边的网络
    • 1.1 网络是什么
    • 1.2 网络的发展历史
    • 1.3 中国的互联网
    • 1.4 互联网的新时代
    • 1.5 课程资料
  • 2 穿越网络协议的前世今生
    • 2.1 OSI网络体系结构
    • 2.2 OSI模型中数据的传输
    • 2.3 TCP/IP网络协议
    • 2.4 应用层协议:FTP
    • 2.5 应用层协议:Telnet
    • 2.6 应用层协议:SMTP和POP3
    • 2.7 应用层协议:DNS
    • 2.8 应用层协议:HTTP
    • 2.9 应用层协议:SNMP
    • 2.10 传输层协议:TCP
    • 2.11 传输层协议:UDP
    • 2.12 网际层协议:IP
    • 2.13 网际层协议:IPv6
    • 2.14 网际层协议:ICMP
    • 2.15 网际层协议:ARP和RARP
    • 2.16 网际层协议:IGMP
    • 2.17 网络接口层协议:HDLC
    • 2.18 网络接口层协议:PPP
    • 2.19 网络接口层协议:EthernetV2
    • 2.20 网络接口层协议:ATM
    • 2.21 网络接口层协议:PPPoE与PPPoA
    • 2.22 课程资料
  • 3 谁构筑了网络的铜墙铁壁
    • 3.1 走进广域网
    • 3.2 电路交换技术
    • 3.3 分组交换技术——数据报
    • 3.4 分组交换技术——虚电路
    • 3.5 信元交换——ATM与MPLS
    • 3.6 X.25网络
    • 3.7 帧中继网络
    • 3.8 ISDN与ADSL技术
    • 3.9 数字数据网-DDN
    • 3.10 传输介质
    • 3.11 集线器
    • 3.12 网桥
    • 3.13 交换机
    • 3.14 网络组网设备-路由器
    • 3.15 网络组网设备-网关
    • 3.16 课程资料
  • 4 百花齐放,局域网络的春天
    • 4.1 走进局域网
    • 4.2 总线型局域网
    • 4.3 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
    • 4.4 令牌总线型网络
    • 4.5 交换式局域网
    • 4.6 虚拟局域网
    • 4.7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 4.8 子网划分实例
    • 4.9 VLAN划分实例
    • 4.10 课程资料
  • 5 网络盛宴里的新生代
    • 5.1 网络新技术的发展
    • 5.2 云计算访谈(一):云计算是什么
    • 5.3 云计算访谈(二):云计算技术服务
    • 5.4 云计算访谈(三):公有云
    • 5.5 云计算访谈(四):私有云和混合云
    • 5.6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 5.7 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 5.8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 5.9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 5.10 大数据访谈(一):大数据概论
    • 5.11 大数据访谈(二):大数据重要的技术问题
    • 5.12 大数据访谈(三):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5.13 大数据访谈(四):大数据展望
    • 5.14 课程资料
  • 6 我的网络我来秀
    • 6.1 SOHO型网络组建策略
    • 6.2 家庭网组网实例—家庭网络
    • 6.3 家庭网组网实例—SOHO型网络
    • 6.4 家庭网组网实例—宿舍网络
    • 6.5 家庭网组网实例—智能家庭网络
    • 6.6 课程资料
  • 7 最重安全地带,大中型企业网络
    • 7.1 企业网络组建策略
    • 7.2 企业网访谈(一):企业网的规划与设计
    • 7.3 企业网访谈(二):企业网综合布线技术
    • 7.4 企业网访谈(三):企业网中心机房建设
    • 7.5 企业网访谈(四):企业网的新技术应用
    • 7.6 课程资料
  • 8 畅游我们的网络校园
    • 8.1 校园网组建策略
    • 8.2 校园网访谈(一):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 8.3 校园网访谈(二):校园网络的建设
    • 8.4 校园网访谈(三):校园网的管理和运维
    • 8.5 校园网访谈(四):网络优化和升级
    • 8.6 课程资料
  • 9 那些看不见的网络阴云
    • 9.1 计算机网络病毒
    • 9.2 特洛伊木马
    • 9.3 蠕虫病毒
    • 9.4 后门病毒
    • 9.5 网络中的黑客
    • 9.6 课程资料
  • 10 拨云见日,构建我们的安全网络
    • 10.1 端口安全及防护
    • 10.2 Ping网络诊断技术
    • 10.3 ARP网络攻击防范
    • 10.4 防火墙技术
    • 10.5 互联网信息安全
    • 10.6 入侵检测技术
    • 10.7 数据加密技术
    • 10.8 IPSec安全体系
    • 10.9 课程资料
  • 11 实验
    • 11.1 实验1 标准网线的制作
    • 11.2 实验2 TCP/IP配置及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
    • 11.3 实验3 局域网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 11.4 实验4 代理服务器配置及使用
    • 11.5 实验5 FTP服务器的配置及使用
    • 11.6 实验6 有线宽带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 11.7 实验7 无线宽带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 11.8 实验8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 11.9 实验9 简易VPN服务器的配置及使用
    • 11.10 实验10 基于授权的远程控制
    • 11.11 实验11 通过ICS共享Internet连接
    • 11.12 实验12 通过GPRS拨号访问Internet
    • 11.13 实验13 宽带路由器端口映射功能的使用
    • 11.14 实验14 Web服务器的配置及使用
    • 11.15 实验15 虚拟机及其网络连接
    • 11.16 实验16 DNS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
    • 11.17 实验17 邮件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
    • 11.18 实验18 uHammer1024E交换机的配置
    • 11.19 实验19 FlexHammer24交换机的配置
    • 11.20 实验20 SSR2000路由式交换机的配置
    • 11.21 实验21 基于Boson NetSim的路由器仿真
  • 12 三级真题
    • 12.1 三级真题1
    • 12.2 三级真题2
    • 12.3 三级真题3
    • 12.4 三级真题4
网络接口层协议:HDLC
  • 1 课程内容
  • 2 随堂测验
  • 3 课程资料


网络接口层即主机-网络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相对应。网络接口层是TCP/IP与各种LAN或WAN的接口。它能使数据包从一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另外一个设备的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的任务是以物理层为基础,实施对二进制数据进行正确、可靠的传输。主要工作为:建立链路、拆除链路、流量控制、同步控制、差错控制。在数据通信中,发送端一位一位地把信息通过介质发住接收端,接收端必须识别信息的开始和结束,而且必须知道每一位持续的时间,只有这样,接收端才能从传输介质上正确地取出传送的数据,所以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同步。

数据通信分为两种方式: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 异步通信

发送端每发送一个字符其开头都带一位起始位,以便在每一个字符开始接收时接收端和发送端保持同步。(异步传输以字符为单位;它允许码字之间存在不确定的空闲时间) 。异步通信的好处是通信设备简单、便宜,但传输效率较低。

◆ 同步通信

发送端每发送一块数据时在其开头设置专门的同步字符,然后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在该帧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保持同步。(同步传输方式传输时是将一个大的数据块一起发送)。同步通信效率高但较复杂,双方时钟的允许误差较小。

【同步通信可用于点对多点;异步通信只适用于点对点。】

链路层协议按照应用范围和数据链路的不同,分为两类:

广域网协议:HDLC,SLIP,PPP,帧中继,ATM。

局域网协议:802系列(802.2 LLC和802.n MAC),以太网。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HDLC是面向比特的广域网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典型代表,该协议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用于实现透明传输的“0比特插入法”易于硬件实现;全双工通信,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所有帧采用CRC检验,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可防止漏收或重份,传输可靠性高;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大灵活性。

HDLC是一个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其帧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ISO HDLC帧结构,一种是Cisco HDLC帧结构。ISO HDLC采用SDLC的帧格式,支持同步,全双工操作,分为物理层及LLC两个子层。

SDLC的帧格式有三种类型:①信息帧(I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

②监控帧(S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③无编号帧(U帧):用于提供对链路的建立、拆除及其他。


整个HDLC的帧由标志字段、地址字段、控制字段、数据字段、帧校验序列字段等组成。

HDLC中常用的操作方式:NRM、ABM和ARM

▍正常响应方式NRM

NRM(正常响应方式 NormalResponses Mode)是一种非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有时也称非平衡正常响应方式。该操作方式适用于面向终端的点到点或一点与多点的链路。在这种操作方式,传输过程由主站启动,从站只有收到主站某个命令帧后,才能作为响应向主站传输信息。响应信息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帧组成,若信息由多个帧组成,则应指出哪一个是最后一帧。主站负责管理整个链路,且具有轮询、选择从站及向从站发送命令的权利,同时也负责对超时、重发及各类恢复操作的控制。

异步平衡方式ABM

ABM(异步平衡方式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是一种允许任何节点来启动传输的操作方式。为了提高链路传输效率,节点之间在两个方向上都需要的较高的信息传输量。在这种操作方式下任何时候任何站都能启动传输操作,每个站既可作为主站又可作为从站,每个站都是组合站。各站都有相同的一组协议,任何站都可以发送或接收命令,也可以给出应答,并且各站对差错恢复过程都负有相同的责任。

异步响应方式ARM

ARM(异步响应方式AsynchronousResponses Mode)也是一种非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与NRM不同的是,ARM下的传输过程由从站启动。从站主动发送给主站的一个或一组帧中可包含有信息,也可以是仅以控制为目的而发的帧。在这种操作方式下,由从站来控制超时和重发。该方式对采用轮询方式的多站莲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秦浩,付浩.基于HDLC协议的记录器软件测试方法[J].航空计算技术,2015(3):84-86.

2、Lecha E. HDLC encoding and decoding techniques: US, US 8031695 B2[P].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