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 在给水处理中,常用过滤处理沉淀或澄清池出水,使滤后出水浑浊度满足用水要求;
▶ 在废水处理中,过滤常作为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法等预处理手段;
▶ 作为生化处理后的深度处理,使滤后水达到回用的要求。
滤速慢:V=0.1-0.3 m/h
表面生长一层滤膜(1-2个星期后)
效果:浊度可降到0,可不消毒。
机理:微生物吞食细菌
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
藻类产生氧气,起氧化作用。
但生产效率低,1-3月后堵塞,需刮掉滤膜,重新补砂。
【条件】:滤速大于10m/h必须先投加混凝剂
【作用】:去除浊度,浊度<5度,同时可去除一部分细菌、病毒。
不光是简单的机械筛滤,还有接触粘附的作用。主要有迁移和粘附有两个过程。
迁移是颗粒脱离流线接近滤料的过程。
【粘附】物理——化学作用力(范德华引力、静电力、以及一些特殊化学力)
但表层滤料的筛分作用也不能排除,特别是在过滤后期,当滤层中的孔隙尺寸逐渐减少时。
【应用】
给水处理 | 废水处理 |
◆ 原水——混凝沉淀/澄清——过滤 ◆ 原水——微絮凝——过滤(微絮凝过滤) ◆ 原水——加药——过滤(接触过滤) | ◆ 原水——生物处理——过滤 |
【普通快滤池的构造】
组成:集水渠
洗砂排水渠
滤料层
承托层:阻挡滤料进入配水系统、均匀配水(反冲洗时)、主要配合大阻力配水系统而使用。(鹅卵石Φ≥2mm,高0.5m)
膨胀层:反洗时滤料上升(1.5-2m )
配水系统
管廊:浑水进水管、清水出水管、初滤水、冲洗来水、冲洗排水、四大阀门(至少)
一个过滤周期包括过滤、反洗、停留三个阶段。
【滤料】
对滤料的要求
(a)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b)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c)有适宜的级配(grade)和足够的空隙率(voidage)。所谓级配就是滤料的粒径范围及在此范围内各种粒径的滤料数量比例;
(d)滤料的外形最好接近于球形,表面粗糙而有棱角。
【垫料层】
作用:垫料层(supporting grave layer)主要起承托滤料的作用,故亦称承托层,一般配合大阻力配水系统使用。
由于滤料粒径较小,而配水系统(underdrain)的孔眼较大,为了防止滤料随过滤水流失,同时也帮助均匀配水,在滤料与配水系统之间增设一垫料层。
如果配水系统的孔眼直径很小,布水也很均匀,垫料层可以减薄或省去。
对垫层的要求:要求垫料层不被反洗水冲动;形成的孔隙均匀,使布水均匀;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通常,垫料层采用天然卵石或碎石。
【配水系统】
配水系统的目的:均匀分布反冲洗水、均匀收集过滤水。
【滤池反冲洗 】
◆ 反冲洗方式
(a) 高速水流反冲洗
(b)气、水反冲洗
气冲强度:10-20 L/ s
水冲强度:3-4L/ s
(c)表面辅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
◆ 反冲洗影响因素
冲洗强度q:L/(s )
滤层膨胀度:e
冲洗强度大 → e大 → 剪切力增大 → 但摩擦减少
【滤池常见故障及对策】
◆ 气阻(air blocking)
在过滤末期,局部滤层的水头损失可能大于该处实际的水压力,即出现负水头。此时部分滤层水中溶解的气体将释放出来,积聚在孔隙中,阻碍水流通过,以致滤水量显著减少。反冲洗时气泡会冲出滤层表面。这种现象称为气阻,也称气闭。
◆ 结泥球(mud ball)
滤层表面的颗粒较细,截留的悬浮物较多。如果冲洗不干净,则互相粘结成球。造成布水不匀和再结泥球的恶性循环。这种污泥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结球严重时会腐化发臭。
解决方法:(a)翻池人工清洗,或彻底换滤料,同时检查垫层是否有移动和配水系统是否有堵塞;(b)滤池反冲洗后暂停使用,保持滤料上面水深20-750px,然后加氯浸泡l2h。
◆ 跑砂和漏砂(sand lost)
如果冲洗强度过大或滤料级配不当,反冲洗会冲走大量细滤料。如果冲洗水分布不匀,垫料层可能发生平移,进一步促使布水不匀,最后局部垫料层被冲走淘空,过滤时,滤料通过这些部位的配水系统漏失到清水池中。
◆ 水生生物繁殖
在水温较高时,沉淀池出水中常含多种微生物,极易在滤池中繁殖。在快滤池中,生物繁殖是不利的,往往会使滤层堵塞。可在滤前加氯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