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因此要将审美教育完整的体现在音乐教科书中,以及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当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以真正实现以审美为核心。因此,教材内容选择有欣赏价值,能唤起学生美感的作品是极为重要的,是实现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那么新版音乐教材在其编写过程中是如何体现这种理念的呢?
音乐教材的审美要素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等。一首好的歌曲从学生生活入手,表达学生的心声。且降低了知识难度,强化了审美的要求。
如:《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上海教育出版社1,4~5)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入手,呈现了学生成为了一年级的学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舞台,并配合相应插图,加深印象等。
教科书根据时间的发展,在秋季学期期末设置了有关于新年的器乐曲目,并配合了打击乐器的学习,加深了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感受,更贴近学生生活。如:《小拜年》(人民音乐出版社1,50~51)
音乐对于学习者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就不会获得这种体验,因此教科书增加了学生分角色互动的歌曲,并配以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之美。如:《对花》(湖南文艺出版社8,20~21)
以美育人”的理念有机的渗透在新版的音乐教材中,在教材中设置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方面的内容。如:《中华军魂》(辽海出版社14,3)
(二)注重音乐实践与创造
音乐给予人想象和联想的广阔空间,在课堂中,音乐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的角色中跳出来,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为学生创造自由放松的音乐环境。课堂上应该允许学生有质疑,鼓励学生探索精神,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的思考。只有鼓励学生在音乐的领域大胆创造,才会使学生在音乐中有愉悦的感受,创造价值也相应得到体现。新版音乐教科书也在实践与创造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1、探索音响与音乐
鼓励学生对自然音响的创造和探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新版音乐教材引导学生用人声以及奥尔夫乐器模仿自然的声响,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的想象。
如:湖南文艺出版社选用板块《我们的音乐天地》
(4,53~54)让学生模仿秋风的声音、小河流水的声音、小鸟、小鸭的叫声等等,更形象的模拟了自然的声响。
2、即兴创编
鼓励学生在音乐中即兴创编是极为重要的一项。音乐学习中没有标准答案,音乐课堂是动态的,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
尽管有共性的教学规律存在,但是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创造性和让学生能得以自由发挥的。
新版音乐教材在歌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中都有“即兴创编”内容,让学生体验、探索音乐。
鼓励学生在编创中编排“踏踏、点点、拍拍”韵律活动
让学生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音乐情绪。
同时编创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三)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演奏等,教材都一一通过个单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展开,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新版教材按照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连续性、发展性、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及认知规律,按照学生年段特点,以详细的分年段内容标准为基点,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科学合理地融入各个主题单元之中。
如:二年级(下)(上海教育出版社4,4)
如:三年级(上)(河北少儿出版社5,9)
如:四年级(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8,9)
如:六年级(上)(人民音乐出版社11,13)
(四)关注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综合,如呈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结合地方、民族、民俗、节日、传统文化特色等,选取相关歌曲与之综合。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也包括音乐与姊妹艺术学科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诗歌、舞蹈、美术、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还包括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如音乐与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之间的综合。
1、音乐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综合
音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密切相关,教材中设置此类歌曲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我的家在中国》主题单元,与实际生活相综合相关联,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辽海出版社(7,16~20)
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我国有丰富的民族资源,有很多优秀的民族歌曲,在小学低年级就设置民族民间音乐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新版教材在民族民间音乐的歌曲设置上也有了明显的重视。人民音乐出版社在小学一年级上册就设置了民族民间歌曲。如:《其多列》---云南哈尼族民歌。(1,10~11)
器乐欣赏曲《小拜年》---吉林民歌 。人民音乐出版社(1,50)
一年级上册,《唢呐配喇叭》---湖南民歌。辽海出版社(1,40)
教材还单独设置了民族歌曲单元,更系统的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如:《对花》选取了天津民歌、汉族民歌、四川民歌、江苏民歌等。 上海教育出版社(5,18~23)
一些民族特色较为明显的地区出版的教材,设置了更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歌曲。教材专门设置了几个单元来学习民族民间歌曲。
一些民族特色较为明显的地区出版的教材,设置了更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歌曲。教材专门设置了几个单元来学习民族民间歌曲。
如:专门设置了台湾音乐以及新疆民族音乐的主题单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4~11)(10,12~19)
2、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
如今的音乐教学再不是单单只学习唱歌的教学,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音乐课堂上强调律动,强调表演,以及音乐综合表演等。
综合表演板块是教科书的一大特色,不仅可以在综合表演课上学到音乐的技能、音乐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表演,选择乐器进行演奏,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分工,可以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充分得到展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
如:设置音乐情景表演单元《狐假虎威》湖南文艺出版社 (7,38~41)
如:综合艺术表演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湖南文艺出版社 六年级下第八课
3、音乐与文学相综合
古典诗词创造的歌曲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具有文化教育意义,又能体会到诗词与音乐结合的美感。(上海教育出版社)
(五)强调全体学生参与的普适性学习形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新版音乐教材注重全体学生参与的普适性学习形式。鼓励学生加入音乐活动中,创造活泼生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反映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理念。
如:教材设置了切实可行的竖笛演奏,让全体学生参与。如: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12,54~55)
总体上说,新版音乐教材,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编写,从编写理念、内容选择到结构,较之前的教材有很大突破,体现了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符合时代特征。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教材的教学容量偏多,而许多学校却未能开满、开足音乐课,使教学任务不能保质完成。有些内容偏难,在作品选择上过于注重围绕主题选材,导致个别作品难度较大,学生会不易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音乐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音乐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与活动,教科书的个别活动设计缺少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就会显得生硬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