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超星教师发展中心

目录

  • 1 六步网络教学法
    • 1.1 六步网络教学法
    • 1.2 超星学习通,帮您玩转“网络教学”
    • 1.3 示范教学包帮您更好更快地建成一门课
    • 1.4 专业课程服务团队保障
  • 2 技术先导课
    • 2.1 2月1日 “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实践--利用“一平三端”实现在线教学
    • 2.2 2月1日 “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实践--利用“一平三端”实现在线教学
    • 2.3 2月1日 疫情之下的“应急”教学模式
    • 2.4 2月2日 我在武汉直播培训——基于“一平三端”的备课、建课、用课、学课、管课
  • 3 综合提升课
    • 3.1 1月31日 疫情环境下基于“一平三端”远程授课的教学设计
    • 3.2 2月2日 高职混合式课程的设计及应用
    • 3.3 2月3日 以学为中心的MAC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 3.4 2月3日 信息化教学预则立,不预则废
    • 3.5 2月4日 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以《东北亚安全形势》为例
    • 3.6 2月4日 线上课程资源,微课的制作方法
    • 3.7 2月5日 创新导学助学模式,发展无边界交互课堂
    • 3.8 2月5日 《概率论》移动教学实践
    • 3.9 2月6日 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全景展示
    • 3.10 2月6日 激活线上课堂的应用工具
    • 3.11 2月7日 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 3.12 2月7日 “一平三端”助力高校,停课不停学
    • 3.13 2月8日 移动时代的高校教学变革
    • 3.14 2月9日 从微课、翻转课堂到云课堂教学法
    • 3.15 2月10日 理念•平台•方法——课堂信息化思考与实践
    • 3.16 2月11日 如何打造信息时代的“金课”
    • 3.17 2月12日 微课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 3.18 2月13日 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
    • 3.19 2月14日 课程思政教学实例探讨
    • 3.20 2月15日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灵魂
    • 3.21 2月16日 互联网战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3.22 2月17日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两性一度”课程设计与实践
    • 3.23 2月18日 用标准引领优质在线课程的设计
    • 3.24 2月19日 FD-QM标准与“金课”建设
    • 3.25 2月20日 强化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 4 重点提升+示范指导
    • 4.1 2月21日 案例示范:基于“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构建线上翻转课堂
    • 4.2 2月21日 快速建课:如何使用学习通进行线上教学
    • 4.3 2月22日 案例示范:西邮“金课”模式与六步网络教学法
    • 4.4 2月22日 PPT优化:成为PPT高手
    • 4.5 2月23日 案例示范:SPOC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 4.6 2月23日 PPT优化:激活课堂之一——视觉化课件设计
    • 4.7 2月24日 示范指导:开展在线教学,迎接疫情挑战
    • 4.8 2月24日 微课设计:微课设计—动画,动画不是魔鬼是魔法
    • 4.9 2月25日 案例示范:教与学的变革——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线课程为例
    • 4.10 2月25日 微课设计:微课脚本的设计
    • 4.11 2月26日 案例示范:基于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的在线课程应用实践——以《管理学》为例
    • 4.12 2月26日 民大内训:一平三端助力远程教学
    • 4.13 2月27日 案例示范:智慧教学2.0模式的构建
    • 4.14 2月27日 民大内训:如何有效向学生传递学习资源并监管学生学习
    • 4.15 2月28日 案例示范:智慧教学五步教学法
    • 4.16 2月28日 民大内训:如何开展“录播+直播”混合教学
    • 4.17 2月29日 案例示范:泛雅、学习通在课程中的实际作用
    • 4.18 2月29日 民大内训:如何做好教学管理与过程性考核评价
    • 4.19 3月1日 实录课堂:《文学批评》课堂实录
    • 4.20 3月1日 民大内训:视频资源的极简制作方法
  • 5 “战疫”经验分享
    • 5.1 吉林大学《机械原理》开学第一课实录——超星直播+学习通
    • 5.2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高职高专英语》在线课堂——学习通+直播+群聊
    • 5.3 东华理工大学《概率论》在线课堂——学习通+讨论互动+数据分析
    • 5.4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兽医实验室诊断》在线课堂——巧用学习通学习活动
    • 5.5 中央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面阐释六步网络教学法
    • 5.6 南昌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学第一课——大班通识课的线上组织
    • 5.7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建筑学》在线课堂——基于SPOC模式改进的教学模式
    • 5.8 通化师范学院——线上教学培训引领“空中课堂”
    • 5.9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通助力“空中课堂”
    • 5.10 华北电力大学《材料力学》在线课堂——问题导向与微课化设计
    • 5.11 武汉体育学院《策划学》在线课堂——保障基础授课,协助直播督学
    • 5.12 上海健康医学院《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在线课堂——基于资源的在线课堂构建
    • 5.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物理》开学第一课——教学“五步法”理顺设计思路
    • 5.14 陕西科技大学《大学英语》在线课堂——学习通助力在线互动与课后督学
    • 5.15 延边大学——省说课大赛获奖教师谈线上教学设计
    • 5.16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摄影技术课程》在线课堂——巧用讨论区实现线上教学
    • 5.17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原理》开学第一课——组建团队有序组织在线课堂
    • 5.18 郑州轻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在线课堂——双团队共建课程,实现资源互补
    • 5.19 重庆大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在线课堂——全国共建共享一堂课
    • 5.20 昆明理工大学《智能控制导论》在线课堂——PBL的线上组织
    • 5.21 吉林大学《病理学》在线课堂——“三段式”线上教学模式
    • 5.22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在线课堂——课程案例中的思政元素融合
    • 5.23 山东华宇工学院《计算机辅助与AUTO CAD》在线课堂——基于学习通的在线课堂模式探索
    • 5.2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课堂——线上教学矩阵助力大课组织
    • 5.25 长春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在线课堂——教发中心助力教师成长
    • 5.26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六步”教学有方法
    • 5.27 浙江理工大学《插画艺术语言探索》在线课堂——艺术类专业课的在线探索
    • 5.28 山东中医药大学——多渠道并举,三门课同开
    • 5.29 重庆科技学院《现代表面技术》在线课堂——联系实际巧设计
    • 5.30 昆明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在线课堂——学情统计协助精细化管理
    • 5.31 大连理工大学《情韵中国》在线课堂——师生共享共建线上课
    • 5.32 四川大学《明清文学专题》在线课堂——示范教学包助力课程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材料力学》在线课堂——问题导向与微课化设计

教师简介:

杨文刚,河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理论力学》主讲教师。

获华北电力大学课堂质量评价“特别优秀”、华北电力大学教学基本功一等奖、保定市大中专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共享资源:

1.《理论力学》在线课程 - 学银在线

2.《理论力学》示范教学包

教师寄语:

疫情背景下的在线交互远程教学实践给了互联网+教育一个跃进的机会,也提供了各种可能。

如何把疫情背景下的在线远程教学做好,需要持续地分析和改进。本次在线教学尝试中,我针对学生的专注力时长短、网络教学的现场感差等在线交互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微课化的实施思路,并开展了初期教学实践。教学运行情况和问卷调查数据初步表明教学效果良好、也得到了学生的初步认可。借此机会将我的经验与各位同仁分享。

基于问题导向的在线交互教学微课化设计

杨文刚

(华北电力大学 机械工程系)

按照原定课表计划,我主讲的《材料力学》截止成稿前,已完成了两周的讲授。超星泛雅平台可以引用超星资源库内的所有图书、精品视频资源、示范教学包等,本人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在泛雅平台上快速建立了在线课程供学生进行线上的预习和复习,并采用学习通互动+QQ屏幕分享直播的模式进行在线交互授课。

本篇适时对已经完成的在线交互教学进行反思,以期改进。首先总结在线交互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其次提出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微课化的实施思路,最后基于初步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教学设计的成效。

一、在线交互教学面临的问题

虽然本次课程中准备了丰富的线上精品教学资源,但实践中我依然选择了实时在线交互的教学方式,目的是期望营造有真实情境的虚拟学习环境,获得类似传统课堂教学的交互感、参与感。

(直播界面)

但这种在线交互教学与传统课堂存在显著的不同。

差异一:高效注意力保持时长不同。传统课堂中一般学生的高效注意力时长能保持在十几分钟左右。而在线交互教学时学生高效的注意力时长会缩短,也更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干扰和诱惑。

差异二: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掌控力不同。传统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等信息实时获取学生注意力反馈,并依此对教学进程进行实时调整。而在线交互教学中,虽然利用学习通的讨论、小测、抢答等互动功能也能获得学生的反馈,但仍会有自说自话和缺乏课堂控制力的感觉,无法实时且直观地感受到整体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在线交互教学的教学设计

针对在线交互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采取了两个措施改进教学设计。

1.问题导向的设计思路

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针对核心知识点,结合各种课程资源,对讲授过程进行重新组织,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独自、师生共同或教师主导解决问题,从而推进学习的进程。有别于传统课堂的问题导向设计,借助在线教学工具,这里可以将层层递进的问题展开,向课前、课后、课外延伸

在学习通课程中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超星图书、超星精品视频等的学习,主动展开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预习任务发布)

预习任务中还可以加入主题讨论,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判断学生的预习效果。

(课前主题讨论)

与《材料力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无处不在,既然已经不在教室上课了,那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室。比如我尝试在课外发起了一场特别的直播——《我们的校园和材料力学》,就大家熟悉的场景中寻找材料力学的典型案例,并在直播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

这种特别的直播既能提升课程的趣味性,也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

2.微课化的教学设计实现

考虑到学生的专注力时长较短、网络教学的现场感差等特点,我认为应该坚持微课化的教学设计。

基于层层递进的问题,采用微课化思想,将每课时的授课知识点进行微课化分解;每个小知识点时长一般控制在8分钟以内,在知识点之间可通过问答、讨论、测试、案例分析等环节进行间隔。目前已进行的4次课中,我共计发起讨论6次、课上小测8次、问卷3次、问答12次。

最好能在课后将上课的直播视频进行微课化剪辑,且每个小知识点还应尽量完整独立。目前我总共生成微课化视频近30个,并按照章节体系上传到学习通课程中,以方便学生做有针对性的复习。

需要注意的是,微课化分解会可能会导致讲解过程的碎片化,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好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与过渡。

三、实施效果

本课程《材料力学》面向动力专业、工业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开设,共计95名同学,整体学情统计下图所示(未剔除两个教师小号数据)。

(《材料力学》整体学情统计)

从学情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此次线上教学的运行整体平稳,学生到课率、

作业完成率、在线课程访问量都较高,此外,学生还根据需求自主学习了在线课程中推送的课外精品视频资源。

为记录学生对课程的看法、意见和建议,以为持续开展的线上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本课程还向学生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第一轮问卷调查是在正式开学前的设备测试课后进行,测试课主要讲解了课程的授课模式、注意事项并安排师生间的设备调试,共收集有效数据68份。第二轮问卷调查在完成一周的授课后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历了完整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的学习体验,共收集有效数据81份。

调查学生“对线上授课模式是否认可”,从问卷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这种线上的授课模式,经过一周的学习实践,表示不喜欢的的同学的仅占6.2%。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互联网+教育”的认可度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对线上授课模式的认可问卷)

进一步对比两轮数据可以发现,喜欢这种上课模式的同学的比例由41.2%上升到74%,不喜欢的由17.6%下降到6.2%,这说明此次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式、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初步认可。

调查学生“对本课程授课方式的看法”,从问卷数据中可以发现,多数同学还是愿意尝试这种线上授课的模式,但仍有不少的同学比较担心学习效果。这可能与学生过去的MOOC学习经验有关,虽然现在各种MOOC平台、在线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学生的学习粘度也比较差;其实在MOOC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通识课、课外提升课,多数学生确实未有学习专业性较强的理论线上课程的真实体验。

(学生对本课程授课方式的看法 )

对比两轮问题的数据可以得出,通过一周的学习实践,本周课程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认为通过线上学习方式确实能学习到知识的同学的比例有了提高。但不该被忽视的是,表示喜欢传统课堂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需要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考虑此部分同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