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超星教师发展中心

目录

  • 1 六步网络教学法
    • 1.1 六步网络教学法
    • 1.2 超星学习通,帮您玩转“网络教学”
    • 1.3 示范教学包帮您更好更快地建成一门课
    • 1.4 专业课程服务团队保障
  • 2 技术先导课
    • 2.1 2月1日 “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实践--利用“一平三端”实现在线教学
    • 2.2 2月1日 “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实践--利用“一平三端”实现在线教学
    • 2.3 2月1日 疫情之下的“应急”教学模式
    • 2.4 2月2日 我在武汉直播培训——基于“一平三端”的备课、建课、用课、学课、管课
  • 3 综合提升课
    • 3.1 1月31日 疫情环境下基于“一平三端”远程授课的教学设计
    • 3.2 2月2日 高职混合式课程的设计及应用
    • 3.3 2月3日 以学为中心的MAC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 3.4 2月3日 信息化教学预则立,不预则废
    • 3.5 2月4日 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以《东北亚安全形势》为例
    • 3.6 2月4日 线上课程资源,微课的制作方法
    • 3.7 2月5日 创新导学助学模式,发展无边界交互课堂
    • 3.8 2月5日 《概率论》移动教学实践
    • 3.9 2月6日 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全景展示
    • 3.10 2月6日 激活线上课堂的应用工具
    • 3.11 2月7日 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 3.12 2月7日 “一平三端”助力高校,停课不停学
    • 3.13 2月8日 移动时代的高校教学变革
    • 3.14 2月9日 从微课、翻转课堂到云课堂教学法
    • 3.15 2月10日 理念•平台•方法——课堂信息化思考与实践
    • 3.16 2月11日 如何打造信息时代的“金课”
    • 3.17 2月12日 微课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 3.18 2月13日 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
    • 3.19 2月14日 课程思政教学实例探讨
    • 3.20 2月15日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灵魂
    • 3.21 2月16日 互联网战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3.22 2月17日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两性一度”课程设计与实践
    • 3.23 2月18日 用标准引领优质在线课程的设计
    • 3.24 2月19日 FD-QM标准与“金课”建设
    • 3.25 2月20日 强化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 4 重点提升+示范指导
    • 4.1 2月21日 案例示范:基于“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构建线上翻转课堂
    • 4.2 2月21日 快速建课:如何使用学习通进行线上教学
    • 4.3 2月22日 案例示范:西邮“金课”模式与六步网络教学法
    • 4.4 2月22日 PPT优化:成为PPT高手
    • 4.5 2月23日 案例示范:SPOC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 4.6 2月23日 PPT优化:激活课堂之一——视觉化课件设计
    • 4.7 2月24日 示范指导:开展在线教学,迎接疫情挑战
    • 4.8 2月24日 微课设计:微课设计—动画,动画不是魔鬼是魔法
    • 4.9 2月25日 案例示范:教与学的变革——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线课程为例
    • 4.10 2月25日 微课设计:微课脚本的设计
    • 4.11 2月26日 案例示范:基于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的在线课程应用实践——以《管理学》为例
    • 4.12 2月26日 民大内训:一平三端助力远程教学
    • 4.13 2月27日 案例示范:智慧教学2.0模式的构建
    • 4.14 2月27日 民大内训:如何有效向学生传递学习资源并监管学生学习
    • 4.15 2月28日 案例示范:智慧教学五步教学法
    • 4.16 2月28日 民大内训:如何开展“录播+直播”混合教学
    • 4.17 2月29日 案例示范:泛雅、学习通在课程中的实际作用
    • 4.18 2月29日 民大内训:如何做好教学管理与过程性考核评价
    • 4.19 3月1日 实录课堂:《文学批评》课堂实录
    • 4.20 3月1日 民大内训:视频资源的极简制作方法
  • 5 “战疫”经验分享
    • 5.1 吉林大学《机械原理》开学第一课实录——超星直播+学习通
    • 5.2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高职高专英语》在线课堂——学习通+直播+群聊
    • 5.3 东华理工大学《概率论》在线课堂——学习通+讨论互动+数据分析
    • 5.4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兽医实验室诊断》在线课堂——巧用学习通学习活动
    • 5.5 中央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面阐释六步网络教学法
    • 5.6 南昌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学第一课——大班通识课的线上组织
    • 5.7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建筑学》在线课堂——基于SPOC模式改进的教学模式
    • 5.8 通化师范学院——线上教学培训引领“空中课堂”
    • 5.9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通助力“空中课堂”
    • 5.10 华北电力大学《材料力学》在线课堂——问题导向与微课化设计
    • 5.11 武汉体育学院《策划学》在线课堂——保障基础授课,协助直播督学
    • 5.12 上海健康医学院《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在线课堂——基于资源的在线课堂构建
    • 5.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物理》开学第一课——教学“五步法”理顺设计思路
    • 5.14 陕西科技大学《大学英语》在线课堂——学习通助力在线互动与课后督学
    • 5.15 延边大学——省说课大赛获奖教师谈线上教学设计
    • 5.16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摄影技术课程》在线课堂——巧用讨论区实现线上教学
    • 5.17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原理》开学第一课——组建团队有序组织在线课堂
    • 5.18 郑州轻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在线课堂——双团队共建课程,实现资源互补
    • 5.19 重庆大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在线课堂——全国共建共享一堂课
    • 5.20 昆明理工大学《智能控制导论》在线课堂——PBL的线上组织
    • 5.21 吉林大学《病理学》在线课堂——“三段式”线上教学模式
    • 5.22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在线课堂——课程案例中的思政元素融合
    • 5.23 山东华宇工学院《计算机辅助与AUTO CAD》在线课堂——基于学习通的在线课堂模式探索
    • 5.2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课堂——线上教学矩阵助力大课组织
    • 5.25 长春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在线课堂——教发中心助力教师成长
    • 5.26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六步”教学有方法
    • 5.27 浙江理工大学《插画艺术语言探索》在线课堂——艺术类专业课的在线探索
    • 5.28 山东中医药大学——多渠道并举,三门课同开
    • 5.29 重庆科技学院《现代表面技术》在线课堂——联系实际巧设计
    • 5.30 昆明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在线课堂——学情统计协助精细化管理
    • 5.31 大连理工大学《情韵中国》在线课堂——师生共享共建线上课
    • 5.32 四川大学《明清文学专题》在线课堂——示范教学包助力课程建设
四川大学《明清文学专题》在线课堂——示范教学包助力课程建设

(以下图文均来源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教师简介

丁淑梅,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戏剧史与戏曲学、古乐与韵文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在地化实践、域外汉籍与文化传播等。

先后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武汉大学学报》《戏剧艺术》《求是学刊》《中华戏曲》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并获得2014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承担多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公选课及硕博士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傩戏学会理事,中国散曲学会常务理事。

教师寄语

我相信决定教育未来的,还是人的思想和精神。教育是一个过程,我希望自己尽教师的本分所做的一切,能沉潜下来,给予学生心灵的力量。

战“疫”分享

笃行共济 问学抗疫:丁淑梅老师的教学新视像

2月12日,全国各高校“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工作刚推进不久,丁淑梅老师便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打开超星学习通APP,在课程中点击新建课程,在推荐栏找到《明清文学专题》,点击建课,即可获取整个教学示范包,一键建课用于教学。”那天,丁老师在疫情期间筹建的教学示范包《明清文学专题》才刚刚建成两天。

(老师朋友圈截图及学习通示范教学包位置) 

截止成稿前,《明清文学专题》的示范教学包已被引用1278次,被全国超千所高校及各类院校一线教师“锻造”成疫期的一堂堂网课,为学生开启了一段段特别的线上求知之旅。该示范教学包的课程体系由五大模块组成,分别为原典细读、问题教学、延伸课堂、学术训练与课程刊物、历届SPOC翻转成果,另配套了17份教学课件及各类教辅资料。

“能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同舟共济,我觉得很开心。” 

对丁老师而言,线上教学并不陌生。从翻转教学,到线上MOOC,再到线上线下SPOC混合教学,自从教以来,丁老师不断更新着自己对“课堂”的定义与理解,十余年的教学探索描摹了一幅别具一格的“教学新视像”。这次示范教学包的制作对于丁老师而言,也是一次教学视域融通的特别的尝试。

一、示范教学包:资源共享与课程共建

“2月初我联系超星泛雅平台建课时,梅老师问我可否将课程做成示范教学包,分享给更多的老师。”

超星平台管理老师的一句提议,成为触发丁老师推出示范教学包念头的契机。一接到邀请,丁老师便一口答应了下来,但编辑此时并不知道,建课时丁老师正异地尽孝,陪护脑溢血后卧病在床的老母亲。

“开学在即,大家或许也在为线上课程筹备而焦虑,能够共享资源,一定会帮助更多的一线教师在疫情背景下成功应对教学。”

这种在任课教师授权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制作成教学示范包以免费帮助疫期有教学资源需求的一线教师迅速建成一门网课的方式,事实上也是丁老师非常认同的公益之举。

(超星集团颁布的示范教学包荣誉证书)

承诺的背后,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课程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挑战,比如大量教学资料的筹集和筛选成了首要难题。因为人在异地,丁老师只能请家人帮忙,在电脑的硬盘和网盘中筛选相关资料并逐一远程传送。

“这些资料不仅种类多,还有大量的教学视频,有时候光接收、剪辑、上传视频就得花上整整一晚上。更棘手的是,因网络卡顿和平台流量过载,‘资料传输失败’更是常事,在QQ、网盘、平台间一次次重试后,常常是一抬头就到了大半夜。”

尽管如此,课程的质量关也不能松懈。丁老师认为,“示范”代表着标准,“硬要求”之一,便是教学视频的筛选和剪辑。

“疫情期间,线上课程是大家主要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学视频的量必须合理,太多就成了‘录播课’。”

不仅如此,课程体系、章节内容以及现成的成套资料,都需要重新从头至尾分检调整,补充完善,有些细节之处还需要细细打磨,才能放进教学示范包。在超星老师协助下,经过数轮的甄选、补充和完善后,《明清文学专题》示范教学包正式于2月10日上线“学习通”平台!

(示范教学包部分资料)

为了更好地帮助一线老师建课,丁老师不仅发布了下载及使用攻略,还在线为有需求的教师答疑解惑。看着评论区不断收到的“感谢”,丁老师很是感慨,“其实很多教师存在这种资源共享的需求,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超星示范教学包为大家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学和科研不一样,课程资源原本就可共享,我上课时也会链接平台提供的其他老师教学资源,对我的课程也很有帮助。”

逐日攀升的引用量证明了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回报,丁老师坦言,授权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公益分享,这是新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融通与互动,“在技术支撑的教学语境下,通过教学成果和经验分享,或许也可以推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二、SPOC+翻转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果您打开过这份示范教学包,将会发现里边有丰富的SPOC翻转教学资料,这些都是丁老师多年来的课堂实践成果。翻转课堂真的是先学后教吗?带着这种质疑,自2009年至今,丁老师与一个又一个班级的同学们不断共同探索着课堂翻转与SPOC混合式教学的可能性。

探索之一,便是教学的“分层”。即便是同一个课堂,同学们也有不同的学习诉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和思考力都应该得到尊重,哪怕课堂是一个人的课堂,问题是一个人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丁老师通常会给出大量的选择性话题和问题,以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愿望和问学动力,推进高阶目标的实现。

分层之外,线下教学方式的创变也值得摸索。课程中,丁老师会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并在辩论和质疑中对问题进行深度的研判。如何引导学生接受挑战性学习,改变师生位置的边际效应,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每当看到有学生上台畅抒己见,丁老师总会特别兴奋,“这就是课堂的意义,通过共同讨论,把课堂从知识授受引向深度的思考和问题探究。”

让丁老师欣慰的是,不断地追问和推疑,最终换来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缤纷多彩的课堂气象。学生们在课间冲上讲台将自己围了个严严实实,只为了进一步探讨《牡丹亭》与“招魂和叫魂”的话题;曾经有六位女同学“别出心裁”,制作出精彩的橙光游戏“逐梦才女圈圈圈”,只因受到了专题“明代闺秀才女”的启发;讲到王士祯时,有同学谈起点校《渔洋精华录》时的细节;还有一次雨天的课后,有学生“拦”住了自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

(学生作品示例)

多彩的师生交流如春日雨露,浇灌出扎实的学习成果——集纳着学生翻转成果和原创诗词小说的课程刊物、一篇篇学有所得的课程论文、一次次期刊文章的推荐发表……这些“收获”让丁老师觉得惊喜而感动。“新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历史的厚重和文学的体温传递给大家,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大家鉴识斟疑,创获新知,重塑自我,获得更多成长。”

三、教育技术:很好地起飞与优雅地落地

从教至今,丁老师已多次参与线上慕课教学,并荣获过全国教师慕课教学大赛一等奖等诸多荣誉。谈及对慕课和新媒体教育技术的看法,丁老师表示,翻转、MOOC、SPOC课堂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是对教学进行重要研判的好机会。混合式教学能敦促教师对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反思,学生留下的学习痕迹和平台反馈的统计数据能反哺教师对教学思路进行调整,实现教学相长。技术接引了课堂模式更新的重要契机,带来教学改革的诸多可能性,但如何与技术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当下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实体课程如何与线上慕课对接?只有让课程被更好地“打开”和建设,最终才能助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变革。

(学情统计示例)

为了应对疫期课堂教学,丁老师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开课之初,丁老师便发布了“2020春天的问学寄语”,此外还选择了许多古代抗疫故事、明清文人的“水旱情怀”和灾难书写,文本细读的浸润涵养、人文精神的古今对话……种种尝试都是为了纾解课堂压力,敞开问题阈。此外,利用讨论区预置大量讨论话题也是丁老师在此次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并跟进学生的讨论发帖,标注并推荐精华帖供参考探讨能让师生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