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社会资本是社会学家首先使用过的一个概念,最早把社会资本概念化的是Granovetter,但学术界至今对究竟何为社会资本尚未形成统一概念,不同的学者从其学科范畴与研究范式出发,对社会资本概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归纳起来,这些概念主要形成了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三个研究层面。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根据世界银行社会资本协会(the world bank's social capital initiative)的界定,广义的社会资本是指政府和市民社会为了一个组织的相互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该组织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
对于“社会资本”概念,尚没有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定义,从其基本内涵看,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它是指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甚至国家)间紧密联系的状态及其特征,其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权威、行动的共识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是无形的,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社会整合度。
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着眼于个体行动者的关系指向特征及其自身社会地位状况对其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本的影响,或者是关注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整体的结构性特征及网络间的互动、制约对个体社会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由于社会资本是蕴含于社会团体、社会网络之中,个人不能直接占有和运用它,只有通过成为该网络的成员、或建立起网络连带,才能接近与使用该资本。
社会资本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这种个人与组织的他人之间的联系可以给他个人带来未来的收益。社会资本往往是针对某种组织而言的。他在该组织中社会资本的多少反映了他与组织中其他人之间的人际联系。在长期来看,可以给他带来的额外的利益的大小,其外在的指标可以表现为声誉、人缘、口碑等等。
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从区域或国家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存量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个层次上,社会资本是组织内部为了成员间的相互利益而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规范。普特南在对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地区弥漫着浓厚的信任与合作风气,这种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协调人们的行动、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著名学者福山给社会资本下的定义是:社会资本是促进两个或更多个人之间的合作的一种非正式规范。一个组织的社会资本的多寡反映了该组织内部所共同遵守的规范的强弱和成员之间凝聚力的大小,或者说组织对成员影响力的大小。如果个人违反了该组织的规范,就会受到惩罚,其社会资本减少;相反,如果遵守规范,他的社会资本就会不断增加。也有学者概括为,一个社会的信任度、行为规范特征、连接网络的紧密程度,决定社会资本的状况。
Montgomery把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引入到小额贷款领域。他认为,由于借款人的故意赖账行为会损害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利益,也会损害该借款人在周围社区中的声誉和信誉度,从而会大大减少他个人的社会资本。如果借款人认为贷款的数额不足以弥补由于赖账而造成的自己在社会资本上面的损失,那他就不会故意不还款。Besley和Coate则讨论了连带责任对借款人还款积极性的影响,以及小组成员通过彼此存在的社会资本,对小组中出现债务拖欠的成员施加“同伴压力”。中国学者张捷也提出利用社区信用资源提升单个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路。
由此可见,社会资本概念对我们探讨集群融资具有重要的启示。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资本的信用机制表现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尽管基于小团体范围的社会资本不能适应大规模合作生产组织体系,但是,产生于社会资本的信用机制同样可以为正规金融安排所运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这种信任机制通过正式的途径传递给外部金融机构,同时不降低对组织成员的制约作用。这就需要应用社会资本理论,进行组织和制度上的创新,设计新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
在这样的“后现代”背景下,Savickas等学者提出“适应”的重要性,适应是过去与现在观点差异之间最佳的整合。而且适应并非全然舍弃过去的主张, 只是企图更完美地诠释我们正在经历的各种生涯现象与问题。生涯适应 (career adaptability)也蕴含了人与环境间的互动, 个体能够主动去适应新的或发生改变的环境, 体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 至20 世纪90 年代始, Super 就接受了“建构论”的思想, 已深切意识到“个人是其经验的组织者”, 因此其晚期的生涯发展理论已扬弃个人在与环境互动的历程中“被动”地发展一组自我概念的看法, 而主张个人是“主动地”建构与理解其经验, 并形成其内在现实——能力、兴趣、需求、价值及人格特质等, 并据之预测其外在现实中的出路——职业与生活方式的选择(吴芝仪, 1999)。
Super 早期提出的生涯成熟度(career maturity),指的是与年龄阶段相吻合的, 在态度和认识上均有所准备, 能够应付一系列的职业发展任务, 即从明确职业目标、选择、计划、执行确定的目标, 到进一步确立自己的生涯发展, 再到退休前后的准备。后来Super 和Knasel持续研究发现,成人与青少年之间是存在本质区别的。成人已经投入到工作世界,而青少年对工作的体验则是零散的且更多的是预想, 这就表明青少年期的生涯发展往往具有规划确定性, 多成线性模式发展。而离开学校之后的生涯发展将有更多的个别性,因应生涯发展事件上也有更多的自主性与个人责任的承担。因此发现,生涯成熟度在理解成人生涯发展中的作用很小。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涯适应(career adaptability)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概念。只是不同学者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且都有一些可取之处。如van Vianen 等(2009)认为, 适应力就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很像社会学习理论)。Hall (1996) 则将适应力视为一种更高水平的能力, 称之为“元能力”(meta-competencies)。Ployhart 和Bliese (2006) 则在概述前人有关适应力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个人适应力(individual adaptability)概念,指个体为改变或适应不同的任务, 社会以及环境特点所具备的能力、技能、个性、意愿或动机。后来,生涯适应力研究的代表人物Savickas (1997) 则将生涯适应力置放在Super 的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理论的概念之下去理解, 视它为整合个体各种生涯角色的核心能力, 即“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 与面对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 生涯适应力概念强调个体与其生活环境间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以及个体所面对的非成熟性问题。这种理念符合当今时代的特点, 因为在今天, 人们比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刻都更需要应付经常令人困惑不解的各种转变。因此, 我们亦可以将生涯适应力视为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 它具有三个典型特点: 一是可以培养的能力, 藉由生涯困境或危机来彰显; 二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前进”的能力; 三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