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课程介绍
-
2 概述
-
3 革命红利+局部战争>恶性通胀——新中国的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49-1951)
-
4 再依附:“外资依赖型工业化”的代价 ——新中国的第二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52-1960)
-
5 去依附的代价:地缘环境紧张与“三线建设”——新中国的第三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62-1979)
-
5.1 背景与问题
-
5.2 中国1968年危机爆发前的主要矛盾
-
5.3 一般规律:经济危机转化为政治危机
-
5.4 小结:批判政策学/发展政治经济学基本框架
-
6 中苏美大三角调整与“第二次外资”的代价——新中国的第四次周期性经济危机
-
6.1 解题:去意识形态地看待中美苏大三角调整与第二次引进外资
-
6.2 背景:西方产业转移及中苏美“战略调整”
-
6.3 中国1970s自主吸收外资不同于东亚加工贸易模式
-
6.4 第四次危机:外资进入当即转化为中央财政承担偿付责任的外债
-
6.5 小结:维护主权条件下的自主“利用外资”
-
7 外债与赤字引发的经济改革 ——新中国的第五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78-1980)
-
8 再依附:“西方外资依赖型结构调整”的制度成本——新中国的第六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85-1989)
-
9 跳出“中国崩溃论”的艰难转轨——新中国的第七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91-1995)
-
9.1 第七次危机的国内外复杂背景
-
9.2 怎样渡过这种短期但深化的危机?
-
9.2.1 经验过程:从1980年代市场化到1990年代资本化,1993年陡然发生恶性通胀
-
9.2.2 知识拓展:改革红利?1978年以来几乎每次“三中全会”都遭遇经济危机
-
9.2.3 应对措施:资本化危机下的激进改革与顺周期调控
-
9.2.4 政策后果:刺激出口+压减内需,形成下一轮危机
-
9.3 危机及应对政策评价
-
10 东亚金融风暴引发的中国“生产过剩”与中国应对危机的二元选择——新中国的第八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97-2001)
-
11 华尔街金融海啸引发全球危机与中国的“逆周期”调节——新中国的第九次周期性经济危机(2007-2010)
-
11.1 前言:
-
11.1.1 一红一白两大资本壮大
-
11.1.2 中美关系从互补到互斥
-
11.2 中国和美国应对危机的差异及其演化过程
-
11.2.1 中国区域差别再平衡
-
11.2.2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连续危机
-
11.2.3 中国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
11.2.4 西方将危机代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
11.3 危机与应对:中国被动接受输入型危机
-
11.4 总结:金融资本阶段的国家竞争
-
12 第二次生产过剩与国家战略转型——新中国第十次经济危机(2013-2018)
-
12.1 前言:金融资本全球化
-
12.1.1 金融资本追求流动性获利
-
12.1.2 金融资本阶段的恶性竞争
-
12.1.3 美国两任总统试图重振实体产业
-
12.2 中国在危机中向生态文明转型
-
12.2.1 投资拉动失灵、资金脱实向虚
-
12.2.2 全球政府债务高企,中国转向生态文明
-
12.3 危机形势:中国的生产过剩与“去工业化”
-
12.4 中国金融资本崛起及参与全球竞争
-
12.5 中国艰难地朝向生态文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