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 1.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类型
    • 1.3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述
    • 1.4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
    • 1.5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 1.6 GIS的发展展望
  • 2 第二章 从现实世界到比特世界
    • 2.1 对现实世界的地理认知
    • 2.2 现实世界的抽象
    • 2.3 比特世界
    • 2.4 扩展阅读-空间与地理空间
  • 3 第三章 空间数据模型
    • 3.1 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
    • 3.2 场模型
    • 3.3 要素模型
    • 3.4 基于要素的空间关系分析
    • 3.5 网络结构模型
    • 3.6 时空模型
    • 3.7 三维模型
  • 4 第五章 GIS中的数据
    • 4.1 数据涵义与数据类型
    • 4.2 数据的测量尺度
    • 4.3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
    • 4.4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 5 第六章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 5.1 地图数字化
    • 5.2 空间数据录入后的处理
  • 6 第七章 空间数据管理
    • 6.1 空间数据库
    • 6.2 栅格数据结构及其编码
    • 6.3 矢量数据结构及其编码
    • 6.4 矢栅结构的比较与转换算法
    • 6.5 空间索引机制
    • 6.6 空间信息查询
  • 7 第八章 空间分析
    • 7.1 空间查询与量算
    • 7.2 空间变换
    • 7.3 再分类
    • 7.4 缓冲区分析
    • 7.5 叠加分析
    • 7.6 网络分析
    • 7.7 空间插值
    • 7.8 空间统计分类分析
  • 8 第九章 数字地形模型(DTM)与地形分析
    • 8.1 概述
    • 8.2 DEM的主要表示模型
    • 8.3 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 8.4 DEM的建立
    • 8.5 DEM的分析和应用
现实世界的抽象
  • 1 教学内容
  • 2 PPT

2.2 现实世界的抽象

对地理对象的抽象过程通常认为有9个层次[OGC],在这九个层次之间通过8个接口与它们连接,定义了从现实世界到地理要素集合世界的转换模型。这9个层次依次为现实世界(Real World)、概念世界(Conceptual World)、地理空间世界(Geospatial World)、尺度世界(Dimensional World)、项目世界(Project World)、点世界(Points World)、几何体世界(Geometry World)、地理要素世界(Feature World)以及要素集合世界(Feature Collection World)(图2-8)。连接它们的8个接口分别为认识(Epistemic)接口、GIS学科(GIS Discipline)接口、局部测度(Local Metric)接口、信息团体(Community)接口、空间参照系(Spatial Reference)接口、几何体结构接口、要素结构接口及项目结构接口。其中前五个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并不在计算机软件中被实现;后四个模型是关于真实世界的数学的和符号化的模型,将在软件中被实现*


2-8OpenGIS的九层模型

2.2.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所有事物(Fact)的集合,无论人们是否知道这些事物。

2-9:现实世界

2.2.2 概念世界

概念世界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世界,人类了解且认识其所命名的事物,因此这些事物构成了“语言的世界”。

2-10:概念世界

2.3 地理空间世界(Geospatial World)

从事GIS的技术人员都习惯于把世界看作一个抽象的、几乎是具有卡通特性的世界。

2-12:地理空间世界

2.维度世界(Dimensionality World

维度世界是地理空间世界的一个抽象,其中包括一些测量工具,如卷尺测量和指南针,在这样的水平上所认识到的事实包括一元(Unary)关系(如一个弧段的长度)和二元(Binary)关系(如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些关系本身就是各种要素的抽象。

2-13:维度世界


2.5 项目世界(Project World)

    GIS与其他学科结合,这些学科属于不同的专业领域,每个专业领域都有特定的信息团体,信息团体可以是数据使用者,也可以是数据提供者。地理信息团体将整个地理空间世界中的一个特殊的子集看成是一个抽象。不同的信息团体会抽象出各自需要的项目世界模型。

2-14:项目世界


OGC的前5层次逐级抽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