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 1.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类型
    • 1.3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述
    • 1.4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
    • 1.5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 1.6 GIS的发展展望
  • 2 第二章 从现实世界到比特世界
    • 2.1 对现实世界的地理认知
    • 2.2 现实世界的抽象
    • 2.3 比特世界
    • 2.4 扩展阅读-空间与地理空间
  • 3 第三章 空间数据模型
    • 3.1 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
    • 3.2 场模型
    • 3.3 要素模型
    • 3.4 基于要素的空间关系分析
    • 3.5 网络结构模型
    • 3.6 时空模型
    • 3.7 三维模型
  • 4 第五章 GIS中的数据
    • 4.1 数据涵义与数据类型
    • 4.2 数据的测量尺度
    • 4.3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
    • 4.4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 5 第六章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 5.1 地图数字化
    • 5.2 空间数据录入后的处理
  • 6 第七章 空间数据管理
    • 6.1 空间数据库
    • 6.2 栅格数据结构及其编码
    • 6.3 矢量数据结构及其编码
    • 6.4 矢栅结构的比较与转换算法
    • 6.5 空间索引机制
    • 6.6 空间信息查询
  • 7 第八章 空间分析
    • 7.1 空间查询与量算
    • 7.2 空间变换
    • 7.3 再分类
    • 7.4 缓冲区分析
    • 7.5 叠加分析
    • 7.6 网络分析
    • 7.7 空间插值
    • 7.8 空间统计分类分析
  • 8 第九章 数字地形模型(DTM)与地形分析
    • 8.1 概述
    • 8.2 DEM的主要表示模型
    • 8.3 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 8.4 DEM的建立
    • 8.5 DEM的分析和应用
数据涵义与数据类型
  • 1 教学内容
  • 2 PPT

第五章 GIS中的数据

导读:对空间数据的处理是GIS的核心功能,GIS中的数据通常描述三部分信息:空间信息(位置,空间关系等等),非空间的属性信息,时间信息。数据按照其测量尺度,可以分为定名、定比、间隔、比率量四种类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GIS数据存在着质量问题,了解数据质量有利于数据的正确使用,避免出现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情形。数据质量可以通过元数据进行描述,简单的说,元数据是对数据的描述,在GIS应用不断发展、空间数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元数据有助于数据的共享和有效使用。

本章讲述了上述的内容。

1.数据涵义与数据类型

11数据的涵义

111数据

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载体。它可以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文本、图像、声音等都可以归入数据的范畴。虽然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但并非就是信息,只有理解了数据的含义、对数据做出解释,才能得到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着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算、排序、编码、分类、增强等)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由系统建立者输入、机器存储的各种专题地图和统计图表是数据;系统软件中所包含的代码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二进制数据;用户对地理信息系统发出的各种指令也是数据,等等。因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就是信息或数据按一定的方式流动的过程。

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的操作,其目的就是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和决策有用的数据;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以供不断使用。数据处理是为了解释,而数据解释需要人的智慧、学识和经验。

112地理数据(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地理数据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属性特征(非定位数据),表示实际现象或特征,例如变量、级别、数量特征和名称等等。空间特征(定位数据):表示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特征又称为几何特征或定位特征,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例如笛卡尔坐标等。时间特征(时间尺度):指现象或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的周期有超短期的、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等等(图5-1)。

图5-1:空间数据的基本特性[Jack Dangermond,1984]

12空间数据的类型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按照其特征,数据可分为三种类型:空间特征数据(定位数据)、时间属性数据(尺度数据)和专题属性数据(非定位数据)。对于绝大部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来说,时间和专题属性数据结合在一起共同作为属性特征数据,而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统称为空间数据(或地理数据)。

121空间特征数据

空间特征数据记录的是空间实体的位置、拓扑关系和几何特征,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志。空间特征指空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物体的拓扑关系。位置和拓扑特征是地理或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空间位置可以由不同的坐标系统来描述,如经纬度坐标、一些标准的地图投影坐标或是任意的直角坐标等。人类对空间目标的定位一般不是通过记忆其空间坐标,而是确定某一目标与其他更熟悉的目标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而这种关系往往也是拓扑关系。如一所学校位于哪个路口或哪条街道。

122专题特征数据

专题特征指的是地理实体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地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降雨量、土地酸缄类型、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程度等。这类特征在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中均可存储和处理。专题属性特征通常以数字、符号、文本和图像等形式来表示。

123时间特征数据

时间属性是指地理实体的时间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严格地讲,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段内采集得到或计算产生的。由于有些空间数据随时间变化相对较慢,因而有时被忽略;有些时候,时间可以被看成一个专题特征。

13空间数据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表示地理现象的空间数据可以细分为:

类型数据:例如考古地点、道路线和土壤类型的分布等;

面域数据:例如随机多边形的中心点、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单元等;

网络数据:例如道路交点、街道和街区等;

样本数据:例如气象站、航线和野外样方的分布区等;

曲面数据:例如高程点、等高线和等值区域;

文本数据:例如地名、河流名称和区域名称;

符号数据:例如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晕线)等(如图5-2所示)。

5-2:地理信息系统中各种数据以及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