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产品绘制(该类产品主要涉及皮革、布艺、木材等材质的表现)

椅子产品绘制(该类产品主要涉及皮革、布艺、木材等材质的表现)

椅子产品绘制(该类产品主要涉及皮革、布艺、木材等材质的表现)

椅子产品绘制(该类产品主要涉及皮革、布艺、木材等材质的表现)

椅子产品绘制(该类产品主要涉及皮革、布艺、木材等材质的表现)

椅子产品绘制(该类产品主要涉及皮革、布艺、木材等材质的表现)

一、中国椅(汉斯·瓦格纳)
中国椅(1944年)出自丹麦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之手。它承袭了现代椅的两大源流,兼具曲木精髓和明椅神韵,代表了当时丹麦家具的设计高点。

瓦格纳一生设计了逾500件椅类作品,近三成作品含“中国元素”,其中最富中国特色的,当属中国椅。
(1)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b411b7pn/?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a0444b53bc090c693695cd16b5b8c023
(2)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b4y1t7d9/?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23

中国椅的诞生
据说,瓦格纳至少设计过9款中式椅子,中国椅便是其中之一。

瓦格纳设计初代中国椅的灵感,来自一幅书中的肖像画《坐在明椅上的丹麦商人》。神奇的是,此前他从未见过明椅,而真正见到人生中第一把明椅,已是40年后的事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中国椅曲线和细节的匠心理解。

初代中国椅,设计于1943年。当时,适逢二战引发进口受阻,丹麦国内用椅紧缺。瓦格纳便临危受命,设计一把经济实用、便于生产的优美椅子。

1944年,他以初代中国椅为基础,完美融贯了曲木精髓和明椅神韵,承袭了现代椅的两大源流,以此,中国椅改良版问世。改良后的中国椅有如图两个版本,更具现代感。此款中国椅,舍弃了初代费时费料的切削榫接方式,改由蒸汽热弯、预压冷弯技术一体成形。三次元的靠背曲线一体成形,流畅优美,更具现代气息。

中国椅 VS 明椅,重塑经典
中国椅在明椅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保留了明椅高贵典雅的神形,却又更具现代气息,简约舒适。
(一)简约去雕饰
明椅多以浮雕和透雕修饰,中国椅则去除所有装饰性元素,保留木材的天然纹理,将更自然的原生之美呈现眼前。传统明韵虽犹存,却脱胎得现代轻灵,丝毫不妨碍不同国度与时代的人们对它的喜爱。明椅存在较多纹理修饰(左),中国椅则更突出木材原生质感(右)。

(二)释放脚部空间
借鉴了明椅“天圆地方”构造的中国椅,椅腿呈圆柱状,腿间或无或抬高横杖,释放了脚部活动空间,活动起来更方便自在。中国椅(左、右)椅子下方四条横杖不同于明椅(中)。

(三) 曲线流畅温润
中国椅靠背板的弧度更加贴合人的背部曲线,线条流畅优美。椅子全局不见棱角,转角和扶手处圆润的曲线,给人以亲切感。在线与面的蜿蜒辗转之间,颇具中国味道。


(四) 用材与时俱进
古时的达官贵人多用华贵的丝绸制衣,易被勾丝磨损,所以更适合藤编或光滑的木质座面。但当人往后靠时,容易往前滑而坐不稳。
而现代人则没有这个后顾之忧,希望的更多是舒服实用,故而,中国椅选用了皮革或绳编作为座面。


明椅和中国椅不分胜负,各有千秋。由于世界文化的相通性,两者的关系“看似远,实则近”。或许从瓦格纳第一眼看见明椅的那刻起,就注定了中国椅的传奇故事。
曾有评论说“凡说到中式传统设计,明椅是一个巅峰,此后至今,本土再无花开,开在丹麦”,这听起来颇令人伤感惋惜,中国设计师必须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