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绘制
在练习线条的时候一定要定点,这就跟我们在画图的时候,我们肯定知道我要画的这个根线条是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如果是你连要画一根什么线条都不清楚,不清楚起点在哪终点在哪,那么就跟写一篇文章你不知道该用什么字去表达!
(1)轻-重-轻直线
用途:该线条主要用于前期,解决透视和大形的关系。


(2)重-轻直线
用途:该线条主要用于解决透视和大形的关系后,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深入塑造产品的细节。


(3)首尾等重直线
用途:该线条主要用于进一步明确产品的形态,同时区分出产品的视觉层次。


(4)直线绘制训练

(5)直线产品案例

在比例、透视、结构、转折、穿插、设计细节等内容都表达准确的基础上,从设计信息传递层次性的角度,我们便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图面信息进行有主次、秩序的表达了。那,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线条,我们怎样能进行有条理的梳理呢?
在真正绘图的过程中,哪些线条该重,哪些线条该轻,重需要重到什么程度,轻又需要轻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困扰很多设计手绘初学者的问题。要么就是轻重主次不分,造成图面信息没有层次性;要么就是区分混乱,反而破坏了设计信息的有序传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产品形态本身,同时要思考如何帮助“观众”设定接受设计信息的层次与流程。
作为产品本身来说,即使是用再多、再纷乱复杂的线条表达出来的形态,我们也可以对这些线条进行大致的归类。通常可以分为轮廓线、分型线、结构线、剖面线四种属性。
(1)轮廓线
形体边缘与环境之间的分界。辨别线条是否是轮廓线有一个重要的标准,这根线如果是可见面与不可见面的转折线,或者说线之后存在看不到的背面转折,那这根线就是轮廓线。


(2)分型线
产品不同组件之间拼合所形成的分界线。

(3)结构线
同一组件本身可见面之间的转折线。


(4)剖面线
为了更好地说明产品的结构与形体,假想将形体切开而形成的断面线。

(5)线的轻重与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传递给的是产品形体的“高矮胖瘦”,即轮廓线;其次我们需要说明产品由哪几个组件构成,即分型线;再次我们需要阐述清楚各个组件本身的形态,即结构线;最后,我们通过剖面线来补充说明单纯靠轮廓线、分型线、结构线难以表达的设计信息。所以,依据线条的不同属性,轮廓线应该最为强调、分型线次之、结构线再次、剖面线最轻。
需要注意的,除了考虑线条属性外,在实际绘制汇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受光背光与远近虚实变化关系。以轮廓线为例,即使是同一根连续的轮廓线,也并不意味着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轻重,应该处理为受光部分轻、背光部分重、近处重而远处轻。只是在同样的位置与光源条件下,轮廓线应比其他种类的线条重。
掌握能力强的读者也不需要最后单独来思考与调整线条的轻重关系,但对于初学者,如果在线条绘制阶段难以同步进行这么多的分析思考,建议在线稿画对后再进行线条属性与变化的调整。

透视的基本原理
所谓“透视”,顾名思义就是在物体与观看者之间假设有一个透明的平面,观者对物体各点射出的视线,与此平面相交之点连接所成的图形,即为透视图形。而透视图则是以作画者的眼睛为中点画出的空间物体在画面上的中心投影(而非平行投影)。它具有将三维空间物体转换到画面上的二维图像作用,这其实就是透视的真正原理。
一、一点透视方体绘制
(1)一点透视投影作图法
前置条件:
(a)物体与我之间的距离;(图中所示站点G距灭点VP的距离);
(b)物体刚好在我们的正中间;(B、VP=VP、C);
(c)物体在视平线之下;(M1、M2为视平线线);
(d)正方形边长比视距要短。(BC比G、VP之间的距离短);
(5)站点G所在角为90°。 因为人眼最大的视域为90°,有效舒服视域为60°,60°和90°度之间所剩余的角度15°我们称之为余光,故此图中(G)点位置角度为90°。

(2)一点透视立方体实战技巧

(3)一点透视训练

二、两点透视方体绘制
(1)两点透视投影作图法
前置条件:
(a)物体刚好在我们的正中间,左右对称;
(b)物体在视平线之下;
(c)心点(CV)与(G)点在同一直线上;
(d)站点G所在角为90°。 因为人眼最大的视域为90°,有效舒服视域为60°,60°和90°度之间所剩余的角度15°我们称之为余光,故此图中(G)点位置角度为90°。

(3)一点透视立方体实战技巧


(3)两点透视训练

四、基本体倒角绘制
切角:切角就是在90°的棱上画一个倾斜角度为45°的小平面,这个平面和它相接的两个平面都呈45°。在有点情况下,不一定都是45°,要依据产品设计本身需要。
圆角:圆角使用一段与角的两边相切的圆弧代替原来的尖角,圆角的大小用圆弧的半径R表示。
绘制方法:1.先画一个立方体,然后根据圆角大小定点;2.将点与点连接起来;3.在小正方形里画对角线,并找到对角线上的1/3位置;4.把这三个点顺滑地连接起来。


五、方体加减造型
常用立方体造型方法大致分为三种:立方体减法运算、立方体加法运算、立方体加减组合运算。掌握这三种方法,当遇到立方体的造型时,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做出判断,这个形体到底是运用了怎样的方法画出。
立方体造型通常会找中点、三分点、对角线做加法、减法或加减组合,原因是对于初学者在凭空创造一个形体时,要么画不准透视,要么不知如何下手,所画出的形体不仅别扭还不是很好看。那运用这3种方法,虽然不能立马使你的造型变的有多好看、多复杂,但至少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形体的准确性、对称性以及整体的透视关系没有大的错误,快速绘制出新的形体,再进行不断地优化,使其更加完整。

(1)减法造型

(2)加法造型

(2)加减组合造型

得力文具创始人娄甫君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99597861460655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