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4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3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3.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4.3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5.2 坚持人民至上
    • 5.3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6.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6.2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 6.3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7 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7.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7.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8.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 8.3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8.4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 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9.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9.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 9.3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9.4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 10 全面依法治国
    • 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3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11.4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1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2.1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1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12.3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3.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3.2 建设美丽中国
    • 13.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4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14.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4.2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4.3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15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15.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5.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15.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6.1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6.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6.3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7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1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 17.2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7.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8 全面从严治党
    • 18.1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 18.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18.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 18.4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19 结语
    • 19.1 结语
  • 20 阅读
    • 20.1 阅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1 知识学习
  • 2 章节测验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把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3.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4.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是扎根中国大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使人民民主道路越走越宽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民主是历史的,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是在这个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政治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是具体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实现民主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社会性质不同、现实国情不同,则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民主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民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类对民主的探索和实践永无止境。

2022年10月27日,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新化乡新化寨村文化广场,县政协部分委员、乡政府部分党员干部、村干部及村民代表积极参与协商“空地治理”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一种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56个民族、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