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4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3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3.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4.3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5.2 坚持人民至上
    • 5.3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6.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6.2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 6.3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7 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7.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7.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8.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 8.3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8.4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 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9.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9.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 9.3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9.4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 10 全面依法治国
    • 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3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11.4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1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2.1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1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12.3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3.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3.2 建设美丽中国
    • 13.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4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14.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4.2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4.3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15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15.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5.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15.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6.1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6.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6.3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7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1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 17.2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7.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8 全面从严治党
    • 18.1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 18.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18.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 18.4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19 结语
    • 19.1 结语
  • 20 阅读
    • 20.1 阅读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1 知识学习
  • 2 章节测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里程碑意义

3.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

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


【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朝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来又错失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机遇,中国在内部矛盾和西方现代化浪潮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

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石库门到嘉兴南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卓著、成果丰硕、成色十足。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美元,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我国科技实力跨越式发展,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一大批战略高技术领域和前沿方向原创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我国社会实现了全面进步,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彰显,文化更加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活跃,民生福祉显著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

  •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更高目标,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为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这一战略安排丰富和拓展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内涵,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高度契合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