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4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3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3.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4.3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5.2 坚持人民至上
    • 5.3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6.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6.2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 6.3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7 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7.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7.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8.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 8.3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8.4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 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9.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9.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 9.3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9.4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 10 全面依法治国
    • 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3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11.4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1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2.1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1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12.3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3.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3.2 建设美丽中国
    • 13.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4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14.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4.2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4.3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15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15.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5.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15.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6.1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6.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6.3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7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1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 17.2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7.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8 全面从严治党
    • 18.1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 18.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18.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 18.4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19 结语
    • 19.1 结语
  • 20 阅读
    • 20.1 阅读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1 知识学习
  • 2 章节测验

【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新时代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生产关系在制度上的体现,在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它规定了我国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明确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观众在2021杭州云栖大会的展馆观摩一家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芯片

  •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分配决定于生产,又反作用于生产。从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二十大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作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加强资本下乡引入、使用、退出的全过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