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4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3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3.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4.3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5.2 坚持人民至上
    • 5.3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6.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6.2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 6.3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7 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7.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7.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8.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 8.3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8.4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 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9.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9.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 9.3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9.4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 10 全面依法治国
    • 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3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11.4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1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2.1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1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12.3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3.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3.2 建设美丽中国
    • 13.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4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14.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4.2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4.3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15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15.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5.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15.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6.1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6.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6.3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7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1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 17.2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7.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8 全面从严治党
    • 18.1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 18.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18.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 18.4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19 结语
    • 19.1 结语
  • 20 阅读
    • 20.1 阅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1 知识学习
  • 2 章节测验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1.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3.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4.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现代化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良性循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推进,就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大幅提升科技整体水平,需要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发达、科技进步、人才济济的现代化国家。

2018年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察看集成电路生产线,了解芯片全流程智能化制造和加快国产化进程等情况。习近平说,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三者既相互融合又各有侧重,要加强统筹、有效联动、系统集成,更好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

  •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科技和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实现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 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3年6月4日,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代号AGT-110)在深圳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标志着我国重型燃气轮机走完自主研制全过程,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也为下一步走向商业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需求,尊重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客观规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其中,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科技自立自强重在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人才引领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国家战略】(视频来源:中共无锡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