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4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3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3.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4.3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5.2 坚持人民至上
    • 5.3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6.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6.2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 6.3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7 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7.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7.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8.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 8.3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8.4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 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9.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9.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 9.3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9.4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 10 全面依法治国
    • 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3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11.4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1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2.1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1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12.3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3.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3.2 建设美丽中国
    • 13.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4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14.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4.2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4.3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15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15.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5.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15.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6.1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6.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6.3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7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1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 17.2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7.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8 全面从严治党
    • 18.1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 18.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18.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 18.4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19 结语
    • 19.1 结语
  • 20 阅读
    • 20.1 阅读
建设美丽中国
  • 1 知识学习
  • 2 章节测验

【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必须从我国国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从源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促进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

  • 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要全面推动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升级,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把系统观念切实贯彻到“双碳”工作全过程,既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又不急于求成、偏激冒进。

  • 健全绿色发展的保障体系。

统筹各领域资源,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

  • 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要在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的同时,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习近平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 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 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 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 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 以真抓严管确保制度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