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4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3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3.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4.3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5.2 坚持人民至上
    • 5.3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6.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6.2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 6.3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7 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7.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7.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8.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 8.3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8.4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 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9.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9.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 9.3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9.4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 10 全面依法治国
    • 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3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11.4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1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2.1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1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12.3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3.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3.2 建设美丽中国
    • 13.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4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14.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4.2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4.3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15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15.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5.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15.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6.1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6.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6.3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7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1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 17.2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7.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8 全面从严治党
    • 18.1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 18.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18.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 18.4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19 结语
    • 19.1 结语
  • 20 阅读
    • 20.1 阅读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 知识学习
  • 2 章节测验

【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来源:中央电视台)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中国致力于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保护人类共同家园】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习近平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人类能不能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同生态环境有着很大关系。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2015年9月28日)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要顺应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 坚持以人为本

要把全球生态治理同促进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使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福祉,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各国人民在生态领域的合作,发起绿色行动倡议,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 坚持科学治理

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坚持多边主义

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必须摒弃“单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甩锅推责”,打造多元共治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必须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有效行动为导向,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循国际社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约、协定和共识,在实现全球生态治理中加强绿色国际合作,消除绿色贸易壁垒。

  •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规则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必须充分考虑历史责任、各国国情和生态治理能力,坚持各尽所能、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制度安排;必须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的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发达国家应该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态治理的能力。

【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同世界各国共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积极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和行动,倡议各方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 积极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中国成功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国际社会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一揽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确定了目标、明确了途径。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 积极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通过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把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统筹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让各国都从中受益,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继续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我们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要从我国国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致力于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