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4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3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3.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4.3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5.2 坚持人民至上
    • 5.3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6.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6.2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 6.3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7 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7.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7.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8.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 8.3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8.4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 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9.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9.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 9.3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9.4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 10 全面依法治国
    • 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3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11.4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1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2.1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1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12.3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3.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3.2 建设美丽中国
    • 13.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4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14.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4.2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4.3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15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15.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5.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15.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6.1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6.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6.3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7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1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 17.2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7.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8 全面从严治党
    • 18.1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 18.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18.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 18.4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19 结语
    • 19.1 结语
  • 20 阅读
    • 20.1 阅读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 知识学习
  • 2 章节测验

构建新安全格局是应对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新趋势的战略选择,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举措。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守好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的主阵地、主战场,加快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新时代国家安全领域的风险和挑战


【统筹发展和安全】

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深入推进国家安 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 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时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

——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21日)

【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是有机统一的。

政治安全是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人民安全居于中心地位,国家安全归根到底是保障人民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是实现政治安全和人民安全的要求和原则。


【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是主阵地、主战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统筹推进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

  • 维护国土安全

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要提升维护国土安全能力,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效遏制侵害我国国土安全的各种图谋和行为,筑牢国土安全的铜墙铁壁。

  • 维护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 维护社会安全

习近平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 维护网络安全

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 维护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要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要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

  • 维护外部安全

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