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4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3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3.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4.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4.3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5.2 坚持人民至上
    • 5.3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6.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6.2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 6.3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7 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7.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7.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8.2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 8.3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8.4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 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9.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 9.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 9.3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9.4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 10 全面依法治国
    • 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0.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3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1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11.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11.4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1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 12.1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1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12.3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3.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3.2 建设美丽中国
    • 13.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14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14.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4.2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 14.3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 15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15.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5.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15.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6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6.1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6.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6.3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 17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1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 17.2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7.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8 全面从严治党
    • 18.1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 18.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 18.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 18.4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19 结语
    • 19.1 结语
  • 20 阅读
    • 20.1 阅读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1 知识学习
  • 2 章节测验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提出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2. 新时代“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3. 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如何全面准确、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 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就是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从1982年9月到1984年9月,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艰苦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85年5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就举行谈判解决澳门问题达成协议。从1986年6月到1987年3月,中葡两国先后举行了四轮会谈。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

  • 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在这个前提下,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

  • 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对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所有地方行政区域拥有全面管治权。中央全面管治权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源头,同时中央充分尊重和坚定维护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的高度  自治权。

  • 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

要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把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事关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原则,是保证香港、澳门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 坚持依法治港治澳

依法治港治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必由之路。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 加强依法治理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

  • 健全中央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

  • 为落实爱国者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