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源远流长的社会主义思潮
    • 1.1 “社会主义”概念的由来
    • 1.2 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回眸
    • 1.3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融相通
  • 2 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 2.1 人类向何处去
    • 2.2 现代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2.3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3.1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不成熟预见
    • 3.2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3.3 《共产党宣言》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4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
    • 4.1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 4.2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4.3 十月革命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 5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5.1 先进分子艰辛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 5.2 觉醒的年代 觉醒的中国
    • 5.3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6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 6.1 中国革命展现新面貌
    • 6.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 6.3 毛泽东思想闪耀真理光芒
  • 7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7.1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 7.2 赋予社会主义以中国特色
    • 7.3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8 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8.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 8.2 世界社会主义经历的严峻考验
    • 8.3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成就与失误
  • 9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9.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9.2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0.1 深刻理解“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 1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10.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 11 展望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态势
    • 11.1 社会主义事业的永恒生命力
    • 11.2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 11.3 守正创新 书写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 12 坚定理想信念 投身新时代伟大事业
    • 12.1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 12.2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 12.3 坚定制度自信 阔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 13 阅读
    • 13.1 阅读
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回眸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乌托邦》】

《乌托邦》(Utopia)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乌托邦》一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旧制度进行了辛辣批判,描绘了未来社会主义新制度的美好憧憬。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具有空想性,没有阐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律,也没能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并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等,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一百多年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的《乌托邦》一书在比利时卢文城出版,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学说在世界上破土而出。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此后漫漫的500年中,社会主义始终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从乌托邦式的构想,变为科学的理论、革命的运动和现实的社会制度,其影响也从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历史进程,并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展现出了十分壮丽美好的前景。当前,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历史潮流,鼓舞着数以亿计的人们为争取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