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尤其是在每个社会历史的重大关头,“人类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这一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考问着全体人类的智慧。直到200年前,一个名为“卡尔”的婴儿来到了这个世界,直到这个叫作“卡尔·马克思”的人长大了,写出了一部部巨著,这一问题才有了科学的答案。人类才第一次真正地认识了自己的社会,第一次真正地掌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17、18世纪,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率先在欧洲发展起来。1579年成立的荷兰共和国,是全世界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
1644到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国家。
1789到1793年的法国大革命,诞生了法兰西共和国,它使资本主义获得了世界性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批判】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无疑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依然是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制度。尽管资产阶级革命最先举起的旗帜就是平等、自由、人权等。但在真实的资本主义世界中,这些表达其实完全不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真实生活。资本主义不过是用资本家的资本剥削代替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封建压迫,以至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被许多西方历史学家公认为“饥饿的欧洲”。
人们不禁要问,资本原始积累的巨大财富哪儿去了?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这就是他在《资本论》中深刻阐述的“资本积累绝对规律”——两极分化。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劳动人民贫困的积累,这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绝对规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千多年前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却真真切切地描绘出了千年后资本主义发端时的社会真实。
面对时代提出的“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课题,当时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无能为力。他的热衷于赞美资本主义,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而且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又使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因而政治立场更趋保守和反动,竭力为资本主义辩护。时代课题吸引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人运动召唤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胸怀伟大理想的年轻思想家以自觉的历史担当,迎接时代的挑战,成为新理论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