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

王向明 闫方洁 肖光文

目录

  • 1 在变革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1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 1.2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1.3 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
  • 2 大幕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基点
    • 2.1 中国向何处去
    • 2.2 邓小平复出与党和国家工作重入正轨
    • 2.3 在对世界大势的新判断下开启改革大幕
  • 3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 3.1 解放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3.2 伟大的里程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3.3 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 4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 4.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4.2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4.3 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立
  • 5 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 5.1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 5.2 改革开放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 5.3 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 6 改革开放在实践探索中前行
    • 6.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题的提出​
    • 6.2 以城市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 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7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7.1 在严峻考验中深化改革开放
    • 7.2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
    • 7.3 百年雪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8 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
    • 8.1 党的十五大召开
    • 8.2 迈向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8.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 9 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
    • 9.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实践
    • 9.2 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 9.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实践
  • 10 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 10.1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10.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0.3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 11 从世界历史的维度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 11.1 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
    • 11.2 改革开放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 11.3 改革开放为解决诸多“世界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12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 12.1 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
    • 12.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13 阅读
    • 13.1 阅读
伟大的里程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1月10日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共召开36天,12月13日闭幕。邓小平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强调解放思想不仅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978年12月18日,北京城瑞雪飞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以这次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会议内容】

  • 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此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中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重大问题,恢复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提出了健全法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

【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执政史上一座高耸的“界标”。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再次充满希望活力地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党的十一届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这次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