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

王向明 闫方洁 肖光文

目录

  • 1 在变革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1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 1.2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1.3 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
  • 2 大幕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基点
    • 2.1 中国向何处去
    • 2.2 邓小平复出与党和国家工作重入正轨
    • 2.3 在对世界大势的新判断下开启改革大幕
  • 3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 3.1 解放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3.2 伟大的里程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3.3 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 4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 4.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4.2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4.3 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立
  • 5 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 5.1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 5.2 改革开放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 5.3 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 6 改革开放在实践探索中前行
    • 6.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题的提出​
    • 6.2 以城市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 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7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7.1 在严峻考验中深化改革开放
    • 7.2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
    • 7.3 百年雪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8 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
    • 8.1 党的十五大召开
    • 8.2 迈向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8.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 9 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
    • 9.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实践
    • 9.2 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 9.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实践
  • 10 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 10.1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10.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0.3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 11 从世界历史的维度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 11.1 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
    • 11.2 改革开放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 11.3 改革开放为解决诸多“世界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12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 12.1 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
    • 12.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13 阅读
    • 13.1 阅读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四项基本原则】

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1979年1月18日—4月3日,中共中央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从“左”的和右的方面怀疑、甚至反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错误思潮,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央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有丝毫动摇。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

  • 四项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政治基础。

  • 四项基本原则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 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了思想指导。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央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0年1月1日,全国政协首次举行新年茶话会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问题就是党的生命。”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特别是“四项基本原则”,成为这条道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政治保障,对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