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

王向明 闫方洁 肖光文

目录

  • 1 在变革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1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 1.2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1.3 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
  • 2 大幕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基点
    • 2.1 中国向何处去
    • 2.2 邓小平复出与党和国家工作重入正轨
    • 2.3 在对世界大势的新判断下开启改革大幕
  • 3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 3.1 解放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3.2 伟大的里程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3.3 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 4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 4.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4.2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4.3 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立
  • 5 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 5.1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 5.2 改革开放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 5.3 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 6 改革开放在实践探索中前行
    • 6.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题的提出​
    • 6.2 以城市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 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7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7.1 在严峻考验中深化改革开放
    • 7.2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
    • 7.3 百年雪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8 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
    • 8.1 党的十五大召开
    • 8.2 迈向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8.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 9 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
    • 9.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实践
    • 9.2 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 9.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实践
  • 10 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 10.1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10.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0.3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 11 从世界历史的维度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 11.1 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
    • 11.2 改革开放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 11.3 改革开放为解决诸多“世界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12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 12.1 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
    • 12.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13 阅读
    • 13.1 阅读
百年雪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一国两制”构想与台湾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中美建交和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解决台湾问题被提上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1977年8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国务卿万斯时指出,中国“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会考虑台湾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政策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1979年1月1日,在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1982年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指出,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香港回归祖国】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举行。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缓缓降下,象征着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澳门回归祖国】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回归进程的启动,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创造性方针,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明确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撒切尔夫人】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至1990年在任,她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在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撒切尔夫人曾四次访问中国,并于1984年在北京代表联合王国和我国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国家发展方向和大政方针面临抉择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共十四大根据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和随后的探索成果,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和推动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树立了又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