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邓小平逝世】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的噩耗传遍全国和世界。全国各族人民陷于巨大的悲痛之中。中国面临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历史抉择。
【党的十五大召开】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继承邓小平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报告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1997年2月25日,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举行。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向矗立在山顶的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
“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党中央根据当时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及时提出并实施了多项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一场场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得以强力推进;一项项诸如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走出去”等耳熟能详的战略,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火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