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

王向明 闫方洁 肖光文

目录

  • 1 在变革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1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 1.2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1.3 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
  • 2 大幕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基点
    • 2.1 中国向何处去
    • 2.2 邓小平复出与党和国家工作重入正轨
    • 2.3 在对世界大势的新判断下开启改革大幕
  • 3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 3.1 解放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3.2 伟大的里程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3.3 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 4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 4.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4.2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 4.3 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立
  • 5 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 5.1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 5.2 改革开放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 5.3 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 6 改革开放在实践探索中前行
    • 6.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题的提出​
    • 6.2 以城市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 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7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7.1 在严峻考验中深化改革开放
    • 7.2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
    • 7.3 百年雪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8 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
    • 8.1 党的十五大召开
    • 8.2 迈向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8.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 9 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
    • 9.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实践
    • 9.2 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 9.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实践
  • 10 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 10.1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10.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0.3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 11 从世界历史的维度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 11.1 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
    • 11.2 改革开放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 11.3 改革开放为解决诸多“世界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12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 12.1 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
    • 12.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13 阅读
    • 13.1 阅读
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着全国6600多万党员。党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深入】

进入新世纪,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在各个方面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探讨和实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家税收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公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等。都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从注重物的增长到尊重人的发展,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为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