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前寒武纪
    • 1.1 前寒武纪的划分
    • 1.2 前寒武系的特征
    • 1.3 前寒武纪的生命
    • 1.4 前寒武纪的岩石分布
  • 2 前寒武纪地质学
    • 2.1 前寒武纪地质学简介
    • 2.2 前寒武纪地质学的研究阶段
    • 2.3 前寒武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 3 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
    • 3.1 事件一:陆壳生长
      • 3.1.1 克拉通化
      • 3.1.2 超大陆
    • 3.2 事件二:构造体制转变
      • 3.2.1 板块构造
        • 3.2.1.1 大陆
        • 3.2.1.2 海洋
      • 3.2.2 板块大陆的两个问题
        • 3.2.2.1 蛇绿岩
        • 3.2.2.2 高压麻粒岩
    • 3.3 事件三:地球环境变化
  • 4 前寒武纪成矿作用
    • 4.1 太古庙-大氧化事件之前的成矿作用
    • 4.2 古元古代之后的成矿作用
  • 5 中国的前寒武纪陆块
    • 5.1 华北克拉通
    • 5.2 扬子板块
    • 5.3 塔里木克拉通
  • 6 从月球看前寒武纪
    • 6.1 月球形成的原因
    • 6.2 月球的构造
    • 6.3 月球发展的四个阶段
前寒武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前寒武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类

       岩石

前寒武纪岩石地区可分为3类,即高级变质区,低级变质区和未变质区。太古宙已知最老的西格陵兰岩石年龄为38亿年,最老的西澳大利亚的锆石年龄为42亿年。太古宙地区主要是由高级变质区和低级变质区所组成。高级变质区以变质程度高的岩石和大量的花岗质侵入岩所构成。部分为下地壳特点。低级变质区下部常为超镁铁-镁铁火山岩,中部为双峰式火山岩、上部具以浊积岩、沉积岩为代表的绿岩带。并可被花岗岩所包围,故又称为花岗-绿岩带。元古宙高级变质区大为减少,而且18~16亿年以后,在许多克拉通上出现了大量未变质的盖层岩石,并出现了如环斑花岗岩、斜长岩和古冰川等全球性事件。

      生物

前寒武纪化石稀少,最早的生命记录是在西澳大利亚发现35亿年的叠层石和丝状细菌。约20亿年前,大气圈内氧的积累使生物得到发展。生物圈由原核细胞生物发展到真核细胞生物,进而出现宏观藻类化石,以至后生动物群。

       构造运动

太古宙时大陆地壳已大部分形成,绿岩带比高级变质区构造环境更加活动,太古宙晚期有大规模的克拉通化。元古宙由于地壳已明显具有刚性特征,出现了向板块构造转变的构造体系,虽然后来的造山运动改造了早期板块活动痕迹,但陆块间的碰撞证据,在一些地盾或克拉通区仍然能够辨认。

      矿产

前寒武纪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元古宙时生成了一些巨大型铁、金、铜、铅锌、铀等矿床,其储量或产量远大于其他地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