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矿床学的意义
    • 1.1 矿物资源 氦-3
    • 1.2 研究矿产的意义
  • 2 矿床学的发展
  • 3 矿床学的研究流派
    • 3.1 火成派的兴起
    • 3.2 火成派学术观点
  • 4 大岩体成矿学说
  • 5 小岩体成大矿学说
    • 5.1 我国的小岩体成大矿研究
      • 5.1.1 我国小岩体矿床产生的区域:古大陆类小侵入体矿床
      • 5.1.2 我国小岩体矿床产生的区域:造山带类小侵入体矿床
      • 5.1.3 我国小岩体矿床产生的区域:大陆遗留玄武岩小侵入体矿床
    • 5.2 小岩体矿床产生的主要条件
    • 5.3 小岩体成矿的类型
    • 5.4 小岩体矿床的组合形式
    • 5.5 小岩体成大矿的成矿机制
    • 5.6 小岩体矿床的勘探难点
  • 6 未来前景
火成派的兴起
  • 1 火成派的兴起
  • 2 火成派的兴起


火成岩

火成岩或称岩浆岩,是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石。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

火成岩,化学成分各异之岩浆,最後成为矿物成分各异之火成岩,种类繁多,细分之有数百种。如依其含硅量之高低做最简明之分类,火成岩有酸性(Felsic)、中性(Intermediate)、碱性(Mafic),及超基性(Ultrabasic)四大类。同时火成岩之晶体,因结晶时在地下之深度 不一亦有粗细之别;将此分别代表深浅之粗细做为矿物成分以外之另一分类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