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目前各高校的基础物理课程设置普遍包括以下内容,顺序安排不完全相同:
机械力学
气动理论
热力学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波动光学
静电学
恒定磁场
电磁感应
狭义相对论
量子物理
本课程《大学物理(一)》对普遍开设的同类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按章节顺序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运动定理、刚体力学和热力学平衡态等。
量纲, 单位制, 单位的导出
常用长度单位(尤其是高中不常用的,例如埃、光年等)
弹性, 刚性, 柔性, 均匀性
标量, 矢量, 投影, 分量
几何对称性(球, 面, 轴, 中心对称)
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能量守恒
热功当量, 摩尔数, 摩尔质量, 摩尔体积
基元电荷, “同名相斥异名相吸”
并联, 串联, 接地
左手定则, 右手定则, 右手螺旋定则
代数, 几何
三角函数(等角, 倍角, 半角公式, 和差化积, 积化和差公式)
向量知识(模, 合成, 分解, 标积, 矢积)
复数基础知识
导数, 级数
微积分
概率基础知识
逻辑推理
物理学的学习方法一般因人而异,没有规定的套路。例如,以完成课程任务为目标的常规法,以攻克典型或特定问题为目标的研讨学习法等。常规法指的是在任课教师带领下,以课堂接受知识为主(对于本课程是以观摩授课视频为主),以课下认真总结、反复练习、参与答疑为辅,由浅入深地逐步掌握学习内容所包括的物理学概念、原理和定律等结论,并以例题、作业、问答等练习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理解。
物理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数学对研究对象及其规律进行精确定量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研究是从实验中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并能以新的实验来检验,从而将规律抽象成为理论,以广泛解释或指导实验。这决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操作步骤往往是以已知量推测未知量,以可测量表示不可测量。所以,学习物理学课程要特别注重立足每部分研究的典型问题,理清从已知条件到未知结果之间运用原理、定律等的思路和技巧。要做到独立、正确地解决物理学题目,首先要熟悉所学概念、原理和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其次能应用所学内容合理地建立数学关系式,然后根据数学知识对关系式进行处理并求解。
听课是跟随任课教师的思路不停地思考,快速接受知识梗概的过程,期间要把重点问题记录下来,作为课下复习的提纲。笔记不要求多求全,而要求精求准,笔记过多占用时间,影响听课,不能准确地记下重点,也就失去了指导复习的意义。如何才能记下重点呢?需要关注任课教师的语言提示和讲解节奏,尤其是反复重述的内容和语言上的提示,例如“注意”,“重点来了”等后面的内容。同时要避免自己写的笔记课下却看不懂这样的徒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