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认识到,只有在完全竞争成立时,市场机制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指的是什么?它指的是,没有一家企业或一位消费者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例如,小麦市场是完全竞争性市场,因为即使最大的小麦农场也只能生产世界小麦产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从而无法对小麦的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看不见的手”所适用的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在这种环境下,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经济恰好位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面。如果所有行业都处于完全竞争均衡,正如本书后面所要看到的那样,市场将会采用最有效率的技术和最少量的投入来生产消费者最偏好的产出组合。
完全竞争的世界是一个价格接受者的世界。完全竞争企业出售无差异的产品(或同质化产品,与行业中其他企业出售的产品相同)。这种企业相对于市场来说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它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是将市场价格作为既定价格加以接受。当农民史密斯出售小麦这15种无差异的产品时,他面对的是众多的购买者,愿意支付每蒲式耳 6 美元的市场价格。正如大多数消费者必须接受由网络服务供应商或影剧院所收取的价格一样,竞争企业也必须接受它们所生产的小麦或石油的市场价格。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竞争却都不完全。其中最重要的三种情况是:不完全竞争(如存在垄断)、外部性(如污染)和公共品(如国防及灯塔)。在每一种情况下,市场不灵都会导致生产或消费的低效率,而政府在医治这些疾病中往往能够扮演一个很有用的角色。
偏离有效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不完全竞争或垄断。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影响价格,而当买者或卖者能够左右一种商品的价格时,我们就认为出现了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例如,若电话公司能影响电话服务的收费水平,或者,某个工会能够左右劳动的价格,则一定程度的不完全竞争就已经出现。当出现不完全竞争时,社会的产出将会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移至边界之内。例如,当只有一家卖者(垄断者)并且漫天要价以获取超额利润时,就会出现上述情况。该物品的产出就会低于有效率的水平,从而经济的有效性就会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就会不灵。
在现实中,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全竞争。例如,航空公司在某些航线上可能没有竞争,但在其他航线却有许多对手。不完全竞争的极端情况便是垄断——惟一的卖者独自决定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水平。例如,微软就垄断着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生产。
外部性(externalities,或溢出效应)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效益。
在当今世界,负外部性受到了社会的大部分关注。随着社会人口日益稠密,随着能源、化学和其他原料产量不断提高,负外部性或负的溢出效应已逐渐由微小的麻烦变成了巨大的威胁。这正是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的地方。设计政府管制的目的是控制住这种外部性,如空气和水的污染、矿区的裸露、危险的排废行为、不安全的药品和食品,还有放射性物质,等等。
政府在许多方面很像一个家长那样常说“不”字:不让工人暴露在危险的工作条件下;不让工厂的烟囱排放出有毒的烟尘;不得出售危险的药品;不得不系安全带驾车,等等。在自由市场和政府管制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要求我们对双方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尽管如此,今天还很少有人赞成重新回到经济不受管制、企业可以随意倾倒废料(如钚)的那个混乱无序的年代。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有时称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衡量的是:当一种物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大小。价格弹性的准确定义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或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差别很大。当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很高时,我们称这种物品是“富有弹性”的,这意味着该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比较强烈。当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很低时,我们称这种物品是“缺乏弹性”的,也就是说该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比较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