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创业
    • 1.1 课程结构介绍
    • 1.2 课程开设理念
    • 1.3 大学生创业的时代背景
    • 1.4 教育实践与创业
    • 1.5 如何学好这门课
    • 1.6 课程定位与考核方式
  • 2 从科技史和技术前沿看创业
    • 2.1 工业革命发展简史
    • 2.2 工业革命4.0
    • 2.3 从三种视角看工业4.0
    • 2.4 SAP的技术创新
    • 2.5 现场互动与问答
  • 3 创业者必备的市场观、产业观和竞争观
    • 3.1 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类型
    • 3.2 利润是从哪里产生的
    • 3.3 市场风险防范
    • 3.4 创业者必备的产业观
    • 3.5 创业者必备的竞争观
    • 3.6 现场互动与问答
  • 4 教育市场的风口和教育创业的坑
    • 4.1 教育市场发展态势
    • 4.2 教育行业细分市场与产品类型
    • 4.3 在线教育四种主要商业模式
    • 4.4 在线教育行业全景图与投资趋向
    • 4.5 投资判断标准和常见的坑
    • 4.6 教育行业创业准备与问答
  • 5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必须要知道的五件事
    • 5.1 互联网如何改变商业
    • 5.2 所有行业都在互联网化
    • 5.3 中国互联网是一块特别的土壤
    • 5.4 关注商业本质而非热词
    • 5.5 大学生创业准备
    • 5.6 现场互动与问答
  • 6 关于餐饮业的你问我答
    • 6.1 个人创业经历分享
    • 6.2 现场互动与问答(一)
    • 6.3 餐饮业与互联网行业的变化
    • 6.4 现场互动与问答(二)
    • 6.5 给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与问答
  • 7 创业企业的风险性、成长性和稳定性
    • 7.1 企业风险从哪里来
    • 7.2 企业的风险性分析
    • 7.3 企业的成长性分析
    • 7.4 企业的稳定性分析
  • 8 向全宇宙推广心理学的好朋友
    • 8.1 个人背景介绍
    • 8.2 用什么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 8.3 解决什么社会问题
    • 8.4 现场交流与问答
    • 8.5 创业感悟:创业失败教科书
    • 8.6 创业建议:那些创业教科书上没教的事
  • 9 当技术遇见教育
    • 9.1 创业项目分享——洋葱数学
    • 9.2 创业项目是如何开始的
    • 9.3 创业过程分享(上)
    • 9.4 创业过程分享(下)
    • 9.5 创业建议:比过程更重要的事情
  • 10 像买股票一样投资大学生
    • 10.1 大学生要不要创业
    • 10.2 创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10.3 现场互动与问答(一)
    • 10.4 晨星成长计划介绍
    • 10.5 现场互动与问答(二)
    • 10.6 创业经验分享
    • 10.7 现场互动与问答(三)
  • 11 讲座:“一个成功企业的烦恼”
    • 11.1 课程介绍
    • 11.2 一个成功企业的快乐与烦恼:李政(上)
    • 11.3 一个成功企业的快乐与烦恼:李政(下)
    • 11.4 一个成功企业的快乐与烦恼:王进(上)
    • 11.5 一个成功企业的快乐与烦恼:王进(下)
    • 11.6 现场互动与交流
    • 11.7 课程总结
投资判断标准和常见的坑


 

                    

 


内外交困的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来自于许多因素的限制,最大的一个是师资的不可标准化性和优秀师资的稀缺。在古人(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孔子式的办学方法)的生源择优,小班学习,学生和老师像学徒关系一样亲密无间沟通交流的理想学习模式下,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但在教育工业化产业化批量化之后,师资和办学条件就成了传统学习最大的一个瓶颈。而在线教育的实质目的应该是把线下教育中可以标准化、批量化、数字化的部分剥离出来,用低成本,可个性化的方式进行铺开,从根本上减轻传统教学的重压,并和线下教育相辅相成。

互联网打破了过去几千年来人和信息关系结构的基础。在互联网诞生以后,人被迅速地淹没在信息海洋里。过往,人追求信息,现在,人筛选信息。线下,学生被动受施;线上,学生主动参与。由于信息越来越变得不值钱,所以最后很大一部分的信息必定会变成免费。教育本质上,就是人获得-整合-内化信息的一个过程。所以,线上教育会使得很大一部分的教育内容变成免费,尤其是服务于教育的“获得”层面的内容,无论这些内容曾经有多高端(例如耶鲁大学公开课,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免费聆听诺贝尔获奖者的授课!)。收费的内容将会集中到“整合-内化”这个尾端。(例如“翻转课堂”的模式就是把低成本的视频课件模式用于“获得”,高成本的教师亲授用于“整合-内化”) 前端学习服务不收费或低收费,利润从后端(例如留学服务,推荐就业)赚取也是一个可能的趋势。我个人相信,无论在线还是传统教育机构都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

 

在线教育如何解构教育本质

抛开体制的限制去假设一个纯理想的模型,那么,我觉得就会像我之前在芥末堆的《在线教育,怎样解构教育本质》一文中提到过,教育从所需要传递的知识类型分三类:

Fact(事实)例如历史事件,可通过单向传递获得;

Concept(概念)例如数学公式,通过反复举例自行感知获得;

Skill(技巧)例如骑单车,通过反复体验和训练自行体会获得;

这就注定了每种类型的学习内容都会有更合适的传递获取方法,从而决定了这个科目(或者其中的某个部分)在各方面取舍(例如路上时间,时间灵活性等)和性价比对比下更适合放在线上还是线下。但只有全身心参与在一个完整的人际环境中,面对面五感并用才能获得最佳体验的学习经验,都永远无法被线上取代。所以,在我创业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后,也迅速地在课后练习环节中补充了真人教师互动的环节以及家长和孩子围绕课程互动的指引手册,来弥补语言习得极度依赖于真实体验的这个缺失环节。

再说一个实际的例子,我本人近来需要提升自己的演讲技巧获得的亲身学习体会:关于演讲技巧的知识(fact & concept 层面),通过网络视频完全可以获得,而且视频名师讲授的质量比线下我参加的培训班的讲师高了几个档次,并不用花费但是在实战层面(skill 面),还是在培训班上台跟同学们模拟演讲这样的实战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切直观的感受。无论是微信群做语音分享,还是 QQ 群视频做视频演讲,这都是无法模拟的。

另一方面,我们仍然受到技术的先进程度的种种制约,人的认知优势是目前技术无法实现的:线下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对每个同学反应的观察迅速作出调整,这是线上课堂(无论是通过在线直播讲学还是纯课件教学)没法比拟的。但是,即使如此,一些实际的因素(师资本身的经验、觉察能力或主观能动性,或班级太大老师根本无法逐个学生顾及这样的客观因素)又使得人的认知优势在很多传统的学习场景中没法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在性价比的考虑下,线上学习不见得就处于劣势。

线上教育并不像网上新闻可以完全取代报纸(报纸上的信息是简单的单向传递,本质上完全可以被在线代替,而且由于增加了评论互动的机制,可以运营地比纸质媒体更好)。很多的线下学习体验具有不可模拟性。线上线下学习,从长远来看应该是以一个互补,有机结合的形式,相互依附、共荣、一起进化。


“教材-教学一体化”将成未来教育新趋势

自从网络时代开始,很多过往的界限都被打破。在教育上,过去的课程归课程,产品归产品,教材归教材的时代就过去了,这就是“教材-教学一体化”的趋势。技术开发公司,出版社,培训机构,互联网公司只要一旦涉及教育,最后都会冲着一个目标去,在各种摸索尝试中不由自主地向各种不同的形态演化(很多的在线儿童应用,都演化出书本,课程体系,学习用品甚至衍生产品来,五花八门,最后这可能很多产品都会长成一个样(就像无论哪个互联网公司做大后都会变成平台一样)。虽然先发优势各有不同,但最后他们的业务界限都会趋于模糊。理想中,我国的教育世界,如果像韩国一样,教育品类繁多,良性生长的产业生态将会多好啊。不希望未来,我们面对的是在资本驱使下,高度同质化,精力不集中在产品而是恶性同质竞争上的教育产业生态。那也将是对下一代的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