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2

李松林、祝志男、卫灵等

目录

  • 1 全面准确把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 1.1 中共十二大至中共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
    • 1.2 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
    • 1.3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思路
    • 1.4 从传统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
    • 1.5 全面建成小康新的目标要求
    • 1.6 五大发展理念是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最新成果
  • 2 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 2.1 中国十八大以来为什么特别强调全面从严治党
    • 2.2 中国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2.3 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 2.4 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路径
  •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 3.1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特征
    • 3.2 习近平为何谈及中国梦
    • 3.3 中国梦提出的依据与意义
    • 3.4 中国人民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
    • 3.5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 3.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精神
    • 3.7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精神
  • 4 大国关系的变动与发展态势
    • 4.1 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一)
    • 4.2 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二)
    • 4.3 日本破坏和平宪法,挑战亚洲和平秩序
    • 4.4 从乌克兰危机看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
    • 4.5 中国的大国外交原则与立场
    • 4.6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互动趋势
  • 5 国际秩序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 5.1 国际秩序及其演变
    • 5.2 在现行国际秩序下中国的探索
    • 5.3 中国富有建设性的国际秩序观
    • 5.4 中国维护现存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中国维护现存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第一,有利于创造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大国间增信释疑。

第二,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秩序,警惕和防范亚洲军国主义的复活。

改革和完善国际秩序任重道远

在现行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下,世界很多问题上得不到解决,全球性问题突出。如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生存条件不平等,中小国家的贫困问题。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问题。国际反恐形势十分严峻,国际恐怖主义成为21世纪的瘟疫。

这些年来,联合国改革、特别是安理会改革已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世界关注的新兴大国,在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和国际秩序的关系: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的记者会上强调,中国历来是国际秩序的建设性力量。如果把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比作为一艘大船,70年前中国曾经亲手参加了它的设计和建造,而且中国还是当时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