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2

李松林、祝志男、卫灵等

目录

  • 1 全面准确把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 1.1 中共十二大至中共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
    • 1.2 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
    • 1.3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思路
    • 1.4 从传统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
    • 1.5 全面建成小康新的目标要求
    • 1.6 五大发展理念是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最新成果
  • 2 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 2.1 中国十八大以来为什么特别强调全面从严治党
    • 2.2 中国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2.3 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 2.4 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路径
  •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 3.1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特征
    • 3.2 习近平为何谈及中国梦
    • 3.3 中国梦提出的依据与意义
    • 3.4 中国人民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
    • 3.5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 3.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精神
    • 3.7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精神
  • 4 大国关系的变动与发展态势
    • 4.1 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一)
    • 4.2 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二)
    • 4.3 日本破坏和平宪法,挑战亚洲和平秩序
    • 4.4 从乌克兰危机看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
    • 4.5 中国的大国外交原则与立场
    • 4.6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互动趋势
  • 5 国际秩序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 5.1 国际秩序及其演变
    • 5.2 在现行国际秩序下中国的探索
    • 5.3 中国富有建设性的国际秩序观
    • 5.4 中国维护现存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中国梦提出的依据与意义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中国梦提出的依据

第一,5000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梦的文化基础。

第二,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中国梦现代价值追求。

第三,党的正确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现实依据。

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

第二,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自觉意识。

第三,中国梦的提出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强调的中华民族要为人类做较大的贡献的思想。

第四,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第一个世界性的“国家梦”就是罗马梦。

第二个世界性的“国家梦”就是中国的长安梦。

第三个世界性的“国家梦”就是伦敦梦。

第四个世界性的“国家梦”就是苏联梦。

第五个世界性的“国家梦”就是美国梦。